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二、农户生产经营支出及其构成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二、农户生产经营支出及其构成

农户生产经营支出包括家庭经营费用支出和购买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两部分。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恢复和发展,农户生产经营支出逐年增加,1957年天津市农户平均每人生产经营支出13.46元,比1949年增长1.1倍。在人民公社时期,农民家庭的职能由合作化前的生产、消费合一转化为单纯的生活消费,农村经济由集体统一经营,生产费用由集体统一开支; 生产性固定资产归集体所有,统一购置和管理; 农户一般只拥有一些低值的生产工具,用于生产经营的支出很少。到1978年,农民人均生产经营支出只有9.0元。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户成为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者,生产经营支出主要由农户自己承担,农户生产经营支出大幅度增长。1983年农民人均生产经营支出为120.36元,比1978年增加了111.36元,到1995年达到681.58元,比1983年增长4.7倍,平均每年递增15.5%。


二、农户生产经营支出及其构成

农户生产经营支出,包括家庭经营费用支出和购买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两部分。在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经济由集体统 一经营,生产费用由集体统一开支;生产性固定资产归集体所有,也是由集体统一购置和管理,农户一般只购买和拥有低值的生产工具。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由于农户成为独立的自负盈亏的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支出由农户自己承担。1992年农民人均生产经营支出512. 75元,比1983年增加399. 70元,增长3. 54倍,平均每年递增18.3%。为了发展生产,农民逐年添置固定资产,拥有量逐步增多。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