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十的火十五的灯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三十的火十五的灯分类:【风俗文化】 在鄂东北的民间,至今流传着“三十的火,十五的灯”的习俗,也就是在除夕的晚上,人们要特地挑选干燥而耐烧的柴禾,在火塘里烧起大火,且通宵不灭,谁家的火烧的越大,时间越长,该家就越会发财致富,生活自然也过的越红火。此时,全家人就围坐在火糖边“守岁”,一边吃自制的点心,一边商讨着新年的打算,看着直往上窜的火苗,人们心里美滋滋的,似乎看到了美好幸福的生活。 在正月十五晚上,每家在所有房间点亮灯,直到第二天早晨。这样做一来是给“祖先”照路,好让他们过完元宵后回到各自的去处,二来是祈望在新的一年里,全家人身体健康,生命之“灯”常亮。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