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丘浚墓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丘浚墓分类:【传统文化】 在海口市郊之水头村。丘浚(1420-1495年),字仲深,海南岛琼山县金花村人,明代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学士、祭洒、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等职。明弘治八年二月死于北京。遗体于当年运回安葬,陵墓亦于同年始建。丘浚墓园占地约2000平方米,四周有围墙。入门的中轴线上有一座石牌坊,其下竖有“奉天诰命碑”。两侧立有许多名人学者的碑刻。从门口到陵冢的路旁竖着石羊、石马、石龟、石麟和华表,雕工精致,各具神态。墓前有“谕祭碑”和神道碑,后者系明代刑部尚书何乔新撰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丘浚故居及墓的组成部分。位于市南郊水头村。丘浚(1418―1495),明琼山县人。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忠厚爱士,廉洁持正,尝以宽大之道规劝皇帝,卒谥文庄。著有《琼台会稿》、《琼台类稿》、《大学衍义补》等,“道德文章,炳若日星”。其墓建于明弘治八年(1495),呈椭圆形,主墓石砌,不封顶。墓前立“皇明敕葬”石碑,碑前有拜台、石香炉、石烛台。石烛台前有一石碑,正面刻有大明皇帝谕祭文,背刻“普天诰命”四字。何桥撰神道碑。两旁竖有历代学者所撰碑刻,以及石马、石羊、石龟、石麒麟、石华表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