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国古代漆器工艺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中国古代漆器工艺

分类:【传统文化】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漆工艺的国家。距今七千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迄今最早的漆器――木胎朱漆碗,它所髹的涂料是天然生漆。这类早期漆器在其它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也有所发现。商周时期(前十六世纪至前841年西周共和元年前),已掌握了色漆和雕饰工艺,商代墓葬或遗址中已多次发现朱漆器,或镶有蚌壳、玉石、松石等。1973年河北藁城台西村出土的商代朱地黑纹的漆器残片,不仅绘着兽面纹、夔纹、雷纹、蕉叶纹等,还嵌着若干绿松石。同时还发现了一件嵌贴金箔片花的圆盒朽痕。西周墓葬或遗址出土此类漆器,数量更多一些,如河南浚县辛村西周晚期墓发现了“蚌组花纹”。这是我国嵌螺钿漆工艺的渊源。春秋战国是漆工艺的起飞时期,不仅品种大增,而且使用的范围亦广及生活日用诸多方面。从考古发现实物可以看到:酒食器,不下十余种,与青铜酒食器大体相同。日用器及家俱,乐器、兵器等也都有十余种。此外还有文房、交通、丧葬等方面的用器多种。漆器的用材即胎骨也大为丰富,除木胎外还采用了皮胎、竹胎、夹?胎。在髹饰工艺上,已开始采取在木胎上先刷灰后髹漆或先箍编织物后扣漆的技术,从而使器身更光亮、更坚固。同时在器口包镶金属边的“扣器”,及在器表错银的工艺品也在成都羊子山172号墓中出土。此时漆工艺的另一成就,是漆器色彩的丰富和纹饰的精繁。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的一件小瑟,所施颜色有鲜红、暗红、浅黄褐、绿、蓝、白、金等九种。其画面将神幻怪诞与现实生活交织一起,情趣盎然。勾线涂彩,挥洒自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汉代是漆器大普及的时期,生产规模大,产量多,并创造了金彩、堆漆、夹?及金银扣与贴金箔花片,彩绘等综合工艺加工技术。为南北朝时期夹?佛像的盛行准备了物质技术条件。长沙马王堆汉墓,江陵凤凰山168号墓所出土的300多件漆器,体现了汉代漆工艺的水平。诚如扬雄《蜀都赋》所描绘的:“雕镌钿器,万技千工,三参带器,金银文华,无一不妙”。晋代的戴逵、戴锸父子成为一代名师。一种能够快速干燥的密陀绘漆器也在此时开始流行。唐代漆工艺的突出成就,一是金银平脱臻于精熟,上海博物馆所藏迦陵频嘉飞凤花鸟纹金银平脱镜,日本正仓院所藏宴乐人物飞天花鸟金银平脱琴,是这一工艺的瑰宝。唐代的螺钿漆器也很著名,特别是犀皮工艺的产生,制造出了表面光滑,内里不平并显现马鞯形花纹的漆器。宋代漆器,发展了雕饰华美的一类,将螺钿漆器施于桌椅、器用、玩物。其时的雕漆尤引人注目,江苏武进南宋墓中出土的目前所知最早的剔犀执镜盒,江苏金坛南宋周?墓出土的剔犀团扇柄,日本文化厅所藏的婴戏图剔黑圆盘,都是宋代雕漆的精品。最早的戗金漆器也从江苏武进南宋墓中出土,这种漆器开创了漆工艺的新品种,并在此后对日本等国产生了重要影响。元代的历史虽短,但漆工艺的成就可观,螺钿、戗金、雕漆是其最突出的三项。1970年北京元大都遗址发现的广寒宫图螺钿黑漆盘残片,刻嵌俱精。日本东京出光美术馆藏楼阁人物纹莲瓣式捧盒,与此件工艺有异曲同工之妙,且螺钿人物的仪态容止极生动。至于雕漆,技高工精、名匠辈出。当时的张成、杨茂是漆工史上杰出的匠师。他们的作品今天还保存在某些博物馆里。明清是中国古代漆工艺集大成的时期,并产生了著名的漆工艺著作,这就是黄成所著、杨明所注的《髹饰录》。从其漆器的分类,可以窥见明清漆器品种和工艺的丰富多彩。它分为:一、一色漆器,二、罩漆,三、描漆,四、描金,五、堆漆,六,填漆,七、雕填,八、螺钿,九、犀皮,十、剔红,十一、剔犀,十二、款彩,十三、戗金,十四、百宝嵌。以上乃全豹之一斑,若细分,品种达四、五百种之多。有明一代,由于宫廷爱好,在果园厂设立了漆器作坊大事生产。这对漆工艺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张成之子张德刚,在永乐时被召为营缮所副,并发扬了父业。宣德时,名匠包亮亦任此职。当时还曾派漆工杨某赴日,学习莳绘漆的技术,回国后仿制甚佳。其子杨埙更出新意,所作描金、泥金漆器,超过了日本。清代乾隆朝漆器尤精。雕漆先由造办处竹雕名匠封歧刻样,苏州织造漆作雕成。扬州夏漆工特善仿古剔红。晚清卢葵生所制砂间银嵌漆器亦名震一时。百工竞巧,用者争奇,在其刺激作用达到一定限度后,便走向反面,过份雕琢,陷入造作。随着封建社会的途穷日暮,漆工艺在道光、咸丰之后走向了衰落。但数千年以来漆工艺的优良传统及其丰富的技艺仍是主流,并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0:2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