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酒仪与酒德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中国酒仪与酒德分类:【传统文化】 指与饮酒有关的文化活动中,饮者必须遵循的仪礼、规范、戒律等。饮酒,既是人们日常生活与人际交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又是具体体现不同阶层人们的心态、礼仪、思想、风尚、行为规范的重要方式。古人认为它实际是一种与酒仪、酒德有密切关系的活动。1、中国的酒仪。清人认为,饮酒者,“乃学问之事”,故须讲究礼仪规范,讲求酒仪。万不可成好酒贪杯之徒,弃礼而从野,舍欢而觅愁。2、中国的酒德。清人黄九烟为了淳风俗、明教化,写成《酒社刍言》一文,专门阐释酒德,提出应遵循的“三章之戒”:其一,戒苛令。行苛令(指饮酒时的酒令)目的为劝饮。而饮酒者有三种:一是善饮者不待劝,其绝饮者不能劝,只有一种能饮而故意不饮者,才宜用劝酒。然能饮者而故意不饮,这是自欺欺人之举,也实不必劝。饮酒称量而饮,主客皆不须劝饮,既不须劝,苛令又有何用处呢?其二,戒说酒底字,以防止有人在酒席上故逞聪明,并借席而作威福。若逢此辈,饮者当弃席拂袖而去。其三,戒拳哄。若用拇指挥拳行令,酒席上捋拳奋臂,互不相让,叫号喧争,哄闹不已,这如许声态,又有何学问可言。饮酒的“三章之戒”,意在加强酒德。通过饮酒,意在检验和表现出饮者的风度、仪礼、雅俗、涵养和学问之道,亦即饮者的文化素养、文化心态与文化价值取向。中国的酒仪与酒德,是中国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酒文化旅游活动中,中外旅游者体察、感知的内容之一。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