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于谦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于谦

分类:【传统文化】

明代军事家。字廷益。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永乐进士。宣德初出任监察御史,巡抚山西、河南时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安抚流民,发展生产,成绩显著。正统十四年(1449),明英宗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被瓦刺军俘获,他拥立景帝,反对南迁。升任尚书,全力保卫北京,击退瓦刺军,因保国有功加少保,总督军务。次年(景泰元年),瓦刺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景泰八年(1457),英宗在宦官曹吉祥、将领石亨支持下,趁景帝病重,发动政变,夺回帝位。于谦以“谋逆罪”被杀。对这次政变,史称“夺门之变”。万历年间谥忠肃,有《于忠肃集》。

明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明保卫京师之战的军事统帅。字廷益,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永乐进士。历官御史、兵部右侍郎。1448年(明正统十三年)迁左侍郎。次年秋,明军主力在土木堡之战中溃败,明英宗被俘,蒙古瓦刺军乘胜进攻京师(今北京)。在危急关头,他力主抗战,反对迁都。被升任兵部尚书。受命后他严令诸将备战,加固城防,在京城九门及隘处增配火铳,神机各营待命参战,并调运粮饷,加强扼守长城各关隘。十月上旬,也先率兵12万分两路抵京。于谦令22万明军出九门抗敌。十一日,敌攻西直门受创后转攻德胜门。于谦以一部精骑引敌至设伏地域,埋伏此地的神机枪炮兵突起猛射,敌死伤万余人,9万多人被击溃。同时,西直门、彰义门的守军也以神机枪炮射敌,敌大溃,撤围退至塞外,明军取得京师保卫战的重大胜利。战后他居安思危,改革军制,加强训练,同时调兵遣将,修缮城防,多次击败瓦刺军的进攻,迫使其首领也先释放英宗回朝。1457年(明景泰八年)正月中旬,英宗“夺门之变”重登帝位,以谋逆罪杀害于谦。后沉冤昭雪,赠太傅,谥肃愍,又改谥忠肃。

他在历史上是一位“忧国忘家,身系安危”的民族英雄,也是关怀人民“声绩表著”的政治家。文学上,在沉闷平稳的“台阁体”诗风笼罩诗坛之时,唯一能以明快清爽的诗风,反映社会现实,抒发忧国忧民的感情,表现坚定的意志、乐观的精神与坚贞节操的诗人。代表作品有《石灰吟》、《北风吹》、《荒村》、《田舍翁》、《出塞》等。其近体诗亦有佳句。著有《于忠肃集》留世。

字廷益。明钱塘 (今浙江杭州) 人。永乐十九年 (1422) 进士。正统十四年 (1449)秋,瓦刺也先寇边,宦官王振挟英宗亲征。于谦与兵部尚书邝?极谏不可。土木之变后,擢为兵部尚书,全权经划京师防御。拥立嗍王即帝位,是为景帝。于谦力主抗击也先的入侵,认为“寇得志,要留大驾,势必轻中国,长驱而南。请饬诸边守臣协力防遏”(《明史》 卷170)。十月,也先挟英宗破紫荆关入窥京师,于谦率师二十二万,列阵九门外迎敌,大败也先。景泰元年 (1450),景帝从于谦议,迎还英宗,称上皇。八年,景帝病重,石亨、曹吉祥等发动夺门之变,废景帝仍为嗍王,拥英宗复辟。于谦也以谋逆罪被杀。后昭雪。有《于忠肃集》。

于谦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0: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