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五帝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五帝

分类:【传统文化】

①传说中之古帝王。其说有四:(1)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易?系辞》下);(2)太?、炎帝、黄帝、少?、颛顼(《礼记?月令》);(3)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世本》、《史记?五帝本纪》);(4)少昊、颛顼、高辛、尧、舜(《尚书序》、《帝王世纪》)。②传说中之五方天帝。东方苍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光纪(唐代贾公彦《周礼疏?天官?大宰》)。

五位天帝。在中国古代,“五” 是一个神秘的数字,天地有东、南、西、北、中五方,音乐有宫、商、角、徵、羽五音,动物有鳞、羽、倮、毛、介五虫,植物有麦、菽、稷、麻、黍五谷,颜色有青、赤、黄、白、黑五色,味道有酸、苦、甘、辛、咸五味,等等,与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对应。根据这一宇宙图式,天帝也有五位,即东方青帝,名灵威仰; 南方赤帝,名赤?怒;中央黄帝,名含枢纽; 西方白帝,名白招拒; 北方黑帝,名汁光纪。五帝的名号非常古怪,不象是汉语,现代学者怀疑是印度 “四天王天” 的译音,也就是说,五帝的名号可能是五行家从梵文中借用来的。五方天帝轮流掌管着天上人间,春季由东方青帝坐庄,夏季由南方赤帝坐庄,季夏由中央黄帝坐庄,秋季由西方白帝坐庄,冬季由北方黑帝坐庄。天有五帝,本来是战国五行家的说法,儒教在接受五行观念的同时,在其祀典中也安排了五帝的神位。

道教信奉的尊神。指青帝、赤帝、黄帝、白帝、黑帝五种神。《太平经》载:“春也青帝神气太平,夏也赤帝神气太平,六月也黄帝神气太平,秋也白帝神气太平,冬也黑帝神气太平。”(《太平经合校?卷九十三》)最早见于《周礼?天官?大宰》云:“祀五帝”。唐代贾公彦疏:“五帝者,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怒,中央黄帝含枢?,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光纪。”只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位天帝,代表五方的神灵。至《太平经》已将五帝按季节时间代表,且有凶吉预言。“然,可知占天五帝神气太平,而其岁将乐平矣。”“春东方,夏南方,秋西方,冬北方。”(《太平经?卷一百十五至一百十六),与五方之神相合。又特别为每一种神所持符节进行阐述: 东方之神青帝持矛。“东方者物始牙出头,尽生利,刺土而出,其精象矛,故为矛。其神吏来,以此为节。南方万物垂枝布叶若戟,故其精神而持戟;其神吏来,以此为节。西方为弓弩斧,西方者天弩杀象,夫弓弩斧,亦最伤害之长也;故其神来,以此为节。北方为镶?刀,北方者物伏藏逃,镶?所以逃身者也;刀者,小人所服,亦常以避逃以害人,非上君子之有也;故其神来,亦以此为节。中央者,为雷为鼓为剑;中央者,土也,五行之主也,鼓亦五兵之长也,剑亦君子道德人所服也,亦五兵之长也,故中央神来,以此为节。是天地自然实信之符节也。”(《太平经?卷七十二》)每一方之神皆应持相应的神符,天下平安,否则乱政难平安。《太平经》的五帝不同于《楚辞?远游》的轩辕、太皓、炎神、祝融、颛顼五帝,首次提出青帝、赤帝、黄帝、白帝、黑帝之说,对后世神仙颇有开创先河之意。

历史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即中国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的首领。五帝所指说法有五:①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见《史记?五帝本纪》及《大戴礼记》)②黄帝、少?、帝喾、帝挚、帝尧;(见《道藏?同绅部?谱录类?混元圣记》)③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见《尚书序》、《帝王世纪》)④太?(伏羲)、黄帝、炎帝、少?、颛顼;(见《礼记?月令》)⑤伏羲(太?)、神农(炎帝)、黄帝、唐尧、虞舜。(见《皇王大纪》)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3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