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五祖寺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五祖寺

分类:【传统文化】

位于黄梅县城东北12公里的东山上,又名东山寺。唐咸亨年间(670-674年)由禅宗五祖大满禅师弘忍创建,故名。现存殿宇有麻城殿、圣母殿、千佛殿、真身殿和方丈、禅堂、寮房、客堂、戒堂等12栋,计68间。从寺前“一天门”至寺后“百莲峰”长达3公里的行程中,名胜古迹有:释迦多宝如来佛塔、十方佛塔、飞虹桥、大满禅师石塔、讲经洞、授法洞、舍身崖、棋盘石、莲花洞等。

位于城北东山,原名东山寺、东禅寺。始建于隋末。唐贞观至咸亨年间,禅宗五祖大满禅师弘忍(602―675)在此讲经说法,辟为道场,扩建寺院,并将衣钵传于慧能(六祖,亦即南宗初祖),故改称为五祖寺。明万历年间重建。清咸丰四年(1854)毁于兵燹,后重修。寺前“一天门”至寺门,有释迦多宝如来石塔、十方佛塔、飞虹桥等。寺内有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麻城殿、真身殿、圣母殿、千佛殿、观音堂等建筑。寺宇斗?交错,檐牙高啄,画栋雕梁,雄伟庄严,有“直上青霄望八都,白云影里月轮孤”之赞。寺后百莲池,传为弘忍手植白莲处。寺周群山环抱,松竹掩映,飞瀑流泉,锦屏绣翠。明代汪美有“野烟叠翠依岩竹,晴瀑飞声落涧田”诗句赞颂。五祖寺“教流西极东震”、“法传北脉南宗”,在佛教史上占有极重要地位,历代高僧、墨客慕名而来者不绝,题咏佳作甚多。

湖北黄梅县五祖寺是中国禅宗第五代祖师弘忍于唐永徽五年(654年)创建的道场,也是六祖慧能得法受衣的圣地。宋英宗御书“天下祖庭”,徽宗御书“天下禅林”赐给五祖寺,现被列为国家级重点寺院之一,省级旅游开发区,其声名远播日本、印度、东南亚各国,每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

禅宗,始自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说法,“拈花”示众,惟摩诃迦叶识其妙心,破颜微笑,释迦遂以“正法眼藏,实相无相”,“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心地法门咐嘱迦叶。传二十八世至菩提达摩。达摩于梁武帝普通年间(520-526年)来中国,达摩后被称为中国禅宗初祖。达摩经建邺(今南京)至洛阳,于嵩山少林寺弘扬佛法,面壁9年。时有慧可慕道前往,“立雪断臂”,虔心求法。达摩遂本“拈花”之旨,授以《楞伽经》。慧可被称为二祖。可又本此传僧璨,僧璨被称为三祖。璨于舒州皖公山(今安徽潜山)传法道信,道信被称为四祖。信后至黄梅双峰山别开禅法,稍改“楞伽”宗风,劝僧俗受持《般若经》,但传授给五祖弘忍的禅法仍然依旧。弘忍得信法后,来到双峰、山之东的东山,开辟道场,锐意改革,大启法门,不择根机,接引众品,遍传其道,竭力提倡顿入法界,以心传心。“时四方请益,九众师横,虚往实归,月逾千计”。京洛道俗称叹:黄梅“东山多有得果人!”故称其禅学为“东山法门”。东山法门的思想集中于弘忍所著《最上乘论》一书,其标帜是“即心是佛”、“见性成佛”、顿渐得法、偏重顿悟。弘忍大师在继承道信大师稍变禅风的基础上,进行了重大改革,为使印度禅蜕变成中华禅立下巨大功劳。由此可见,五祖寺是中国式禅宗的发源地。

五祖弘忍创立东山法门后,慕名求法的僧众“四方请益,日以千计”。在近千门徒中,神秀是上座,弘忍曾“命之洗足,引之并坐”。按佛教法规,神秀就是禅宗衣钵的继承人。可是弘忍一反常例,命众僧各书一偈,择优录用。神秀奉命书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试,莫使惹尘埃。”舂米行者慧能也请人代书偈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弘忍认定慧能深得“东山无生法门”之真谛,遂密授衣法,叫他速离黄梅,逃回新州原籍(今广东新会县)。弘忍在传衣钵3天之后,才公开宣布法已南传。神秀不服,派人持刀追杀,夺取袈裟。神秀追赶无着,便离开黄梅,在荆南玉泉寺,传播“拂坐看净,慧念自想,极力摄心”的禅宗渐教。慧能逃回新州,在广州法性寺印宗法师的支持下,才公开在曹溪宝林寺传播“即心是佛,见性成佛,以无为宗”的禅宗顿教,“南顿北渐”、“南能北秀”二宗,自此生焉。北宗数传即衰,南宗却盛传后世。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