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什刹海庙会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什刹海庙会分类:【风俗文化】 旧时北京一带汉族、满族等民族所举行的源于宗教祭祀的节会。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至七月十五日举行,为北京会期最长的庙会之一。因庙会正值什刹海荷花盛开之际,故又称荷花市场。什刹海位于西城区地安门外,由前海、后海、西海组成。附近有九庵一座庙,一说什刹海由此得名。现存有广化寺、丰泰庵、火神庙、江通祠、什刹海(寺)等,一说什刹海因寺得名。什刹海有悠久的种植荷花的历史,因此人们经常来此赏荷,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有人在前海北岸设茶楼,供赏荷人品茗休息,生意兴隆,后其他行业商人和艺人也前来售货或表演,遂形成庙会。每逢庙会,游人络绎不绝。人们可以置身于茶棚中惬意地品茗赏荷。同时,庙会上还汇聚了具有汉、满、蒙、回、藏等民族特色的风味小吃,其中有年糕、栗子糕、豆面糕、驴打滚、艾窝窝、豌豆黄、小窝窝头、扒糕、灌肠、甜咸油酥火烧、红白马蹄烧饼、腰子饼、烫面饺、烧麦、三鲜肉饼、花老虎油条、爆肉、爆肚、炸鸡蛋、凉粉、酸梅汤、苏造肉、水晶肉、杏仁豆腐、八宝莲子粥、荷叶粥、豌豆粥、八宝茶汤、油炒面、杏仁茶、豆汁、馄饨、鲜藕、鲜菱角、鲜鸡头米、西瓜、香瓜等,其中较著名的是会贤堂和烤肉季两个饭庄。此外还有各种曲艺供人欣赏,主要有京韵大鼓、梅花大鼓、西河大鼓、乐亭大鼓、时调大鼓、单弦、双簧、评书、相声、北京琴书、河南坠子、莲花落、拉洋片、京剧清唱、评剧清唱、滑稽二黄以及杂耍、马术、中幡、武术、驯兽、抖空竹等。在手工艺品摊、草编昆虫摊、估衣摊、日用杂品摊、儿童玩具摊前也围满了游人。在庙会的最后一天举办盂兰盆会,是该庙会最热闹的一天。届时要烧法船和放河灯及放焰口,超度孤魂野鬼,以求人间太平。该庙会已停办多年。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