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仰韶文化彩陶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仰韶文化彩陶

分类:【传统文化】

由于时间和地域的不同,仰韶文化的彩陶器形与纹饰,可区分为数种类型,其中以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的彩陶艺术成就最为杰出。半坡类型彩陶,以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宝鸡北首岭等遗址出土者为代表。早期较写实,动物图像较多,其中鱼类花纹具有代表性,有较浓的绘画性。其数量也最多,贯穿于整个半坡类型文化的始终。中期彩陶上的鱼纹,直线、弧线并用,圆点、三角、斜线、波折交叉运用,增加了变化,使鱼纹生动活泼,于平展式外加入了回旋、跳跃的姿态。晚期彩陶上的单独鱼纹,采取了变形夸张的手法,有很强的装饰性。人面纹是半坡类型彩陶另一种具有特色的纹样。在早期的彩陶中有几件为人面鱼纹合一的图形,人们多认为这种神秘的人面纹,与半坡氏族公社的原始崇拜有关,一说为鱼的图腾崇拜,一说祈求捕鱼丰收,一说祈求生殖繁盛。无论解释如何,这种耐人寻味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堪称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绘画杰作。庙底沟类型彩陶,距今6000年左右,分布于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处。早期为自然形影像式的鸟纹。陕西省华县泉护村出土的彩陶,描绘了鹊类翘尾、举翅的形象。河南临汝县阎村庙底沟晚期墓葬中出土的彩陶缺腹部绘有鸟含鱼的形象,画面高37厘米,宽44厘米,占去了该器腹部的一半,为目前仅见的大幅画面。这是一只白色鹳鸟,长嘴、高脚、短尾,嘴叼一条大鱼,鸟前画着一把立斧,柄绘X状标志,似权威的器物。此画采用了没骨、勾线等技法,造型准确,神态生动,笔法富于变化,古朴有力。这是中国原始绘画的杰作。石岭下类型距今5000年左右,分布于甘肃东部。其中鲵鱼纹最具特色。早期鲵鱼纹多单独纹样,形象较写实。如甘谷县王家坪出土的彩陶瓶上的鲵鱼图像,形态逼真,头似人脸,嘴有须,有两足,是人鱼相合的形象。该图像用线较前期更加成熟。晚期彩陶上的鲵鱼纹趋于几何形,带有标志性。如武山县傅家门出土的彩陶瓶上的鲵鱼纹,图像简单概括,弯曲的身子提炼成月牙状。与石岭下类型年代大致相同的大地湾四期遗址中,出土的一件彩陶罐上绘有不多见的双兽相斗图,这是情节连续的两组画面。一组绘两只猛兽怒目相对,尾巴翘起,欲奋起相搏;另一组绘两猛兽跃起格斗相扑。此为中国连环画的滥觞。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2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