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传奇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传奇分类:【文化精萃】 晚唐水平最高的一部传奇集。唐裴泔撰。三卷。书中多为神怪和爱情相结合的故事。情节新奇,富于幻想。如《裴航》、《昆仑奴》、《文萧》等都是流传很广的名篇,常被人引为典故,或编成话本、戏曲。文辞华丽,代表晚唐小说的艺术风格。《新唐书?艺文志》、《直斋书录题解》均有著录。近人郑振铎有辑本,收入《世界文库》中。 ①唐宋文言短篇小说。明代王应麟《少室山房丛谈》卷36:“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是传录舛讹,未必尽幻设语,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唐人小说称为传奇,始自晚唐裴?《传奇》一书。宋以后遂用此概称唐人小说。唐人小说多为后代说唱和戏剧取材,故宋元戏文、诸宫调、元人杂剧、明清戏剧,亦有以传奇称之者。②戏曲形式。出现于元末明初,以唱南曲为主,在宋元南戏基础上发展而来。其结构与南戏大致相同,但篇幅更长,如《鸣凤记》41出,《浣纱记》45出,甚至有多到百出者。表演上继承南戏角色自由司唱传统。改“末”为“生”,生、旦、净、丑均可演唱,演唱形式亦有较多变化。明代嘉靖到清代乾隆间最为盛行。传奇剧本见于著录者达2千余种,今存6百余种。优秀作家作品有汤显祖及其《牡丹亭》、孔尚任及其《桃花扇》、洪?及其《长生殿》等。③宋代说话四家中小说内容之一。南宋灌圃耐得翁《都城记胜?瓦舍众伎》:“说话有四家:一者小说,……如烟粉、灵怪、传奇。” 传统戏曲形式之一。“传奇”一词的本义是“传写新奇的故事”,其所指数变,唐宋文言小说有称 “传奇” 者,宋元时期也称杂剧为 “传奇”,明代以后则指以南方音乐 (南曲) 为基础的戏曲形式。作为南曲别名的传奇,是由宋元时代流行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南戏发展演变而来。这种南戏最早产生于浙江温州,故又称“温州杂剧”。南戏在南宋时已在民间广泛流行,甚至还进入了南宋首都临安。但元灭南宋后,北方剧作家大批南下,杂剧占据了南方的舞台,俚俗的南戏相形见绌,不能与之唱对台戏。直到元末出现了 《琵琶记》等佳作,南戏才开始登上中国戏曲的主要舞台。经过明代前期近百年的发展,南戏的音乐、结构、体式以及表演等都日趋成熟,尤其是一批才气横溢的文人学士纷纷加入到创作队伍中来,南戏的品位不断提高,终于在曲苑中一花独秀,结出 “传奇” 的硕果来。作为一种戏曲形式,明代传奇比元杂剧更为成熟,其音乐更加丰富,表现力更强,演唱的声腔主要有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等,尤其是经过音乐家魏良辅等人集南北曲所长而改进的昆山腔,具有委婉细腻、流丽悠远的特点,其抒情色彩更浓厚,尤其适合于表现才子佳人或帝王后妃的风流韵事,同样的题材,一经传奇搬演,就别具风味。可以想象,当采用昆山腔的 《浣纱记》 重新将西施和范蠡的浪漫故事搬上舞台时,观众是怎样的如痴如醉。传奇的一个情节单元或音乐单元称为“ ” (即 “出”), 每剧 数不限, 一般多在几十 以上, 需数天才能演完。传奇打破了杂剧一人独唱到底的惯例,而是任何角色都可以唱,同时有接唱、同唱、合唱等形式,能把整个舞台都活跃起来。其角色分工也更加专业化,有生、旦、净、末、丑、贴、外等名目。传奇搬演的故事一般都比杂剧复杂,其场面也比杂剧壮观,音乐更是妩媚动人。一些文人学士还对其戏剧因素作了深入系统的探讨,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使得传奇在表现艺术上日臻完善。尤其是一批艺术大家的加盟,使传奇从文学艺术的角度也大放异彩,如 《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等传奇剧本,直到今天也是戏曲文学的典范作品。 书名。唐?裴?撰。传奇小说集。《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原书三卷,后人析为六卷。中华书局1982年《太平广记索引本》收录二十八篇。上海古籍出版社《裴?传奇》辑注本收三十一篇,较为完备。内容记述豪侠智勇、人鬼相恋、物语鬼怪等事,大都切近社会。《太平广记》鬼类所收《陈鸾凤》《曾季衡》《赵合》等均为其中鬼话。 明清时在南戏基础上演变而成的以演唱南曲为主的长篇戏曲。传奇的特点与元末南戏大体相同,但结构更为紧凑整齐,情节更复杂,人物刻画更细致;音乐上,以南曲为主,轻柔婉丽。明代嘉靖年间到清朝乾隆年间,传奇最为流行,产生了《浣纱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名作。传奇对于戏曲文学和表演艺术的发展、近代地方戏曲的兴起都有极大影响。清乾隆以后,传奇走向了衰落。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