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偈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偈分类:【传统文化】 音 “ji ”,梵文音译词“偈陀”的略称,音译亦作“伽陀”或“伽他”,意译“颂”、“讽颂”,佛经中的颂词。据《百论疏》卷上所记,偈的体裁可分为两类:一类称为“通偈”,共三十二个音节,由梵文音译词构成;一类称为“别偈”,共四句,每句字数多少不等,常见的有五言、六言、七言等。别偈的形式,类似于古代的小诗,便于诵记,因此佛经中常以此概括经义,传示僧众信徒。禅宗六祖慧能受业于五祖之时,曾作偈表示自己对禅宗精神的领悟,反对神秀的看法,偈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因作此偈,被五祖看中,得传禅宗衣钵。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