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僧籍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僧籍

分类:【传统文化】

亦称“僧籍册”。记录僧尼姓名、年龄、僧龄、籍贯,以及出家得度、所隶属寺院的簿籍。为中国古代政府管理僧尼的一种制度。初始于东晋。据《弘明集》卷十二载,支道林与桓玄论州符求沙门籍事。但当时曾遭沙门反对。而真正建立僧籍制度则以南北朝始。南北朝时,规定凡入僧籍册之出家人皆为政府所承认,私度者则不得入册。据《魏书?释老志》载,延兴二年(472年)四月诏,“无籍之僧,精加隐括,有者送付州镇”。又,“(太和)十年(486年)冬,有司秦:前被敕以勒籍之初,愚民侥寺,假称入道,以避输课。其无籍僧尼,罢遣还俗”。未经政府登记而私度出家者为无籍僧尼。其行为违犯法令。未经政府许可,未得到度牒而私自剃发者,不仅无寺籍,而且要受惩罚。南北朝时由僧正或昭玄曹统管僧籍。隋沿用北朝旧制。唐时由尚书省的祠部和左右街僧录掌管,并规定僧籍为3年一造。宋至清乾隆年间,僧籍则由僧录管理。乾隆废止度牒后,僧籍不再由政府掌管。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5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