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八咏楼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八咏楼分类:【传统文化】 原名玄畅楼,在浙江金华市南隅,婺江北岸。南朝齐隆昌元年(公元494年)沈约为东阳太守时建成。沈约赋《登玄畅楼》诗云: “危峰带北阜, 高顶出南岭。中有凌风榭,回望川之阴。”又复咏长歌8篇,寓己外补不得已之词,一时中外传诵。后人遂将楼易今名。崔融、崔颢、严维、李清照等,都曾登楼揽胜,赋留名篇。元末以来迭经毁建,现存建筑系清代重建。楼有石级百余,楼内雕梁画栋,建筑十分精美,巍然屹立于婺江江畔。 原名玄畅楼,在金华市南郊,婺江北岸。南朝齐隆昌元年(494年),著名文学家沈约任东阳郡(郡治在今金华市)太守时所建。楼建成时,沈约赋《登玄畅楼》诗云:“危峰带北阜,高顶出南岭。中有凌风榭,回望川之阴。”沈约觉得此诗太简约未能尽兴,又复咏长歌八篇,以补所大之意。这八篇诗文采清丽,一时广为传诵,玄畅楼也因此名闻遐迩。北宋初,冯伉任婺州知州时,将玄畅楼易名为“八咏楼”。历代名士如崔融、崔颢、严维、李清照等都慕名登楼览胜,赋留名篇。宋元以来八咏楼屡毁屡建。现存建筑系清代重建,楼基高达百余级,楼内雕梁画栋,建筑十分精美。八咏楼下的婺江边有一片开阔的沙滩,亦称为八咏滩,是金华市夏季的一个“江边浴场”。 位于市南隅,婺江北岸。原名玄畅楼,南朝齐隆昌元年(494)沈约为东阳太守时建。沈约曾赋《登玄畅楼》,有句云:“危峰带北阜,高顶出南岑。”后又赋长歌《八咏诗》广为流传,唐时遂更名八咏楼。楼累毁累建,今所存建筑为清嘉庆时修建,1985年重新修整。楼筑在石砌台基之上,高高耸起,可以远眺群山,俯视婺江。历代文人如崔颢、李清照、赵孟畹榷荚?锹ダ朗ぃ?羰?饷?@钋逭毡苣呀鸹?痹?啻蔚橇佟K?鳌短獍擞铰ァ贰扒Ч欧缌靼擞铰ィ??搅粲牒笕顺睢笔?湮?来?小L?教旃?掏趵钍老驼蚴亟鸹?痹?谴寺ピ谋?</p>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