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小说。清末吴趼人(1866—1910)撰。一百八回。趼人,原名沃尧,字小允,号茧人,广东南海佛山(今佛山市)人。因又自号“我佛山人”。早年寓居上海,曾主办或编辑《字林沪报》副刊、《风采报》、《新奇报》、《寓言报》和汉口《楚报》等。曾短期游历日本。有《痛史》、《恨海》等小说二三十种。是书揭露一八八四年中法战争至二十世纪初中国社会黑暗腐朽,反映社会生活较《官场现形记》广泛,除官场外,还揭露商场、洋场等种种黑暗。对文人才子、斗方名士、医卜星相、三教九流等社会各阶层人物都有描写。全书以“九死一生”的见闻和遭遇为线索,把许多相对独立的故事联缀成一体, 结构较《官场现形记》严整。但艺术表现肤浅直露、讽刺暴露缺乏深度,则与其他谴责小说相同。“描写失之张皇,时或伤于溢恶,言违真实,则感人之力顿微,终不过连篇‘话柄’,仅足供闲散者谈笑之资而已。”(鲁迅语)有宣统二年(1910)上海广智书局本、一九三三年上海石印本、一九五六年上海文化出版社及一九五九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铅印本。 331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近代长篇小说,为“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吴沃尧撰,原署“我佛山人著”。全书共108回,以“九死一生”的经历为线索,杂录200余个故事,描述社会上种种怪现状,如朝廷的丧权辱国、官吏的贪污腐化、世情的虚伪奸狡、洋场的堕落下流等,鲁迅指出它:“杂集 ‘话柄’,与《官场现形记》同,而作者经历较多,所叙之族类亦较伙,”意即反映的社会生活面更广一些。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长篇小说,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作者吴趼人。全书108回,是 一部自传性的小说。作品写的是1884年中法之战到1904年前后20年间,清王朝崩溃前夕社会上的种种“怪现状”。全书用第一人称,以 “九死一生”这一人物的商业活动为线索,写他所见、所闻、所遇,连缀众多的短小故事而成。“九死一生”所目睹的 “怪现状”,包括官场贪污受贿、营私舞弊; 官商勾结、尔虞我诈; 洋场嫖赌骗拐,醉生梦死。作品对封建官僚黑幕作了集中尖锐的揭露,抨击了清王朝的腐朽、堕落。小说还写了肮脏、龌龊的商场、洋场,无情嘲讽了那些假才子、假名士不学无术、冒充风雅的丑态。这部小说也写了蔡侣笙、吴继之等正面人物,但是刻画得苍白无力。这部小说在思想上表现出了一种社会改良主义倾向。全书虽然由许多短篇故事连缀而成,但众多人物都有“九死一生”贯穿起来,故事前后呼应,结构比较严谨,语言也比较流畅。此书的毛病是堆砌材料,人物类型化,描写过分夸张,颇失真实。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长篇小说。清末吴沃尧作。一百零八回。以“九死一生”这个人物的商业活动为线索,写他所见所闻的“怪现状”:衙门的营私舞弊、官吏的贪财枉法、商界的尔虞我诈、洋场的嫖赌拐骗,黑幕重重,醉生梦死。遂主张以旧道德来改良社会。文笔生动,讽刺辛辣,尤擅以漫画式的笔法来勾画人物。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张友鹤校注本。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书名。清吴沃尧作。长篇谴责小说。全书一百零八回。以第一人称的形式,记叙了其所见所闻的近二百个小故事。反映了中法战争后到20世纪初二十几年间中国社会的种种怪现状。包括官吏的贪污腐化,朝廷的媚敌卖国,以及卖官鬻爵的黑幕,洋场才子的丑态。其中多有涉及科举考试的内容,以及对科场弊端的揭露。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晚清吴趼人 (1866—1910)撰。吴研人名沃尧,原字茧人,后来改字研人。广东南海县人,因为住在佛山镇,所以别号我佛山人。他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因家道衰败,二十多岁时到上海谋生,常为报纸撰写小品文。后又客居山东,远游日本。戊戌变法后,梁启超在日本创办《新小说》,他才应约开始写长篇小说。1904年赴汉口,任美国人办的《楚报》主编,1906年主编《月月小说》,后来从事教育工作。1910年病死于上海。他一生所作小说达三十余种,主要作品还有 《痛史》、《九命奇冤》、《电术奇谈》、《瞎骗奇闻》、《劫余灰》、《发财秘诀》、《上海游骖录》、《近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是吴研人的代表作,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全书一百零八回,以自号“九死一生”的年轻幕僚为主线,从他奔父丧开始,直至经商失败终止,把他历年来“所遇、所见、所闻天地间惊听之事,缀为一书”,反映了从1884年中法战争后至二十世纪初期这二十年间社会的黑暗腐败现状,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中国封建社会行将彻底崩溃的历史画卷。在清末小说中,它反映的生活面较广,除官场之外,还包括商场、洋场,兼及医卜星相、三教九流等“世态众生相”,对当时社会的政治状况、社会风尚、伦理道德、世态人情均有所谴责和鞭挞。作品写了二百多件“怪现状”,其中仍以暴露封建官场黑幕为主。官场中的贫赃枉法、营私舞弊、卖官鬻爵,作者通过他精心刻划的一个 “行止龌龊,无耻之尤”的官僚苟才的形象,具体地表现出来。为了升官发财,他毫无廉耻,卑鄙下流的种种丑行,较有代表性地指出,这些官僚统治者都是利欲熏心、昏庸怯懦的卑污小人,淫乱腐化、道德败坏的衣冠禽兽。他们的所作所为,正是整个腐朽官僚制度的产物。小说还揭露了半殖民地社会特有的“洋场”的黑幕,辛辣地嘲讽了洋场才子、斗方名士这一类人卑鄙无耻、冒充风雅的市侩丑态。此外,作品对宗族间的骨肉相残,亲朋同事间的尔虞我诈,伦理道德的沦丧等,均作了淋漓尽致的描写。显而易见,作者对他描写的“蛇虫鼠蚁、豺狼虎豹、魑鬼魍魉”横行的鬼域世界是憎恶的,具有一定的批判精神。但是,作者的思想属于政治上的改良主义,他既看不到人民群众的力量,又反对当时正在兴起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能找到真正解决这些怪现状的出路。他想通过读书明理、讲实学、知新学,甚至恢复古风来挽救国运的衰颓,是软弱无力的,甚至与历史的发展方向是背道而驰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在艺术上有一定成就。全书虽由许多短篇故事联缀而成,但众多人物都由“九死一生”贯穿起来,重要人物前后有交代,故事先后有关联,语言也比较流畅。但由于转述故事较多,搜奇猎异,题材庞杂,往往是材料的堆砌,缺乏必要的剪裁、提炼,描写也过于夸张失实,是本书的缺陷。此书最早版本有清宣统二年(1910)上海广智书局排印本、1916年上海新小说社石印本、1926年世界书局本。解放后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张友鹤校注本较流行。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