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六服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六服分类:【传统文化】 ①古代王后六种服式。又称六衣。据《周礼?天官?内司服》,六服是:?(huī灰)衣、揄狄、阙狄(此三种为祭服)、鞠衣(亲桑之服)、展衣(朝服)、缘衣(便服)和素沙(素沙即白纱,不在六服之列,而六服皆以素沙为衣里)。?衣用玄并画采,揄狄青,阙狄赤,都用刻缯为雉翟(dí笛)之形缀画于衣上;鞠衣黄(像桑叶初生之色),展衣白,缘衣黑。服色皆据五行而推之。?衣为最上,故以天色玄象之。六服皆袍制,衣裳相连属不分,礼教以为妇女尚专一之故。②周代指王都之外周围地区。依照距离王都的远近,分为侯服、甸服、男服、采服、卫服、蛮服六类,统称六服。后世因以六服泛指全境。参见“九服”。 ①周代把王畿以外之地依远近亲疏分为侯、甸、男、采、卫、蛮服,合称六服。《书?周官》:“六服群辟,罔不承德。”《疏》:“正义曰:《周礼》九服,此惟言六者,夷、镇、藩三服在九州之外,夷狄之地,王者之于夷狄,羁縻而已,不可同于华夏,故惟举六服。”后常用来指统治全境。《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总六服以收贤,掩七戎而得骏。”②指周代天子的六种服色,即大裘、?衣、裨衣、临衣、?衣、玄衣,分别用于祭祀上帝、五帝、先王先公、山川、社稷等庄重的场合(见《周礼?春官?司服》)。③指周代王后的六种服色,即掉衣(玄)、揄狄(青)、阙狄(赤)、鞠衣(黄)、展衣(白)、椽衣(黑)。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