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典属国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典属国分类:【传统文化】 官名。秦代置。《汉书?百官公卿表》曰:“典属国,秦官,掌蛮夷降者。”典,管理之意,典属国即为掌管归附少数民族之官。西汉前期和中期均设此官,任此官者多半为熟悉少数民族情况之人。如汉武帝时,苏武被拜为典属国,就因为他“留匈奴,凡十九岁”(《汉书?苏武传》),了解和熟悉匈奴的情况。其主要属官为九译令。汉成帝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罢典属国,并入大鸿胪。 官名,初置于秦,西汉延置之。掌管诸属国及归附之少数民族等事务。秩二千石。属官有九译令。《汉书?百官公卿表》云: “典属国,秦官,掌蛮夷降者。”秩二千石,置都尉、丞、侯、千人。凡边疆各族降服于汉,仍保存其国号者,称为属国。由典属国掌管其事。一般由熟悉边疆事务的官员担任。成帝时同大鸿胪合并。北魏曾复置,其掌管之权与西汉相同,亦称典属国下大夫,后废。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