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农事节气与气象谚语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农事节气与气象谚语分类:【中国民俗】 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农民们掌握了各地气候变化的规律,根据节气去安排生产,做到不违农时,就会保证收成。这些经验反映在有关的气象谚语中。 “立春阳气转,谷雨鸟来全”、“立春一到,农人起跳”。立春时,内蒙古气温开始上升,但还有50多天的冷天气,气候变化无常,风雪仍在威胁。这个节气里,应抓防御春旱,要翻地、打坷垃、耙耱保墒。只有春风来临时,大地才会回春。待到雨水节气,在内蒙古却仍有一些地区降雪。到了惊蛰才转暖,气温上升,此时注意播前整地。“春分地气通”,应开始播种小麦等早春作物。“清明前十天种早麦”,到清明时进入小麦播种的扫尾阶段。“谷雨不冻,抓住就种”,指出内蒙古大田播种此时才进入高潮。到了立夏就要种杂田。“芒种大忙,能多打粮”、“芒种夏至,要种糜黍”。夏至时,内蒙古进入雨季,天气暖和,作物和杂草都长得很快,这时要抓紧锄铲、追肥和灌水,还应注意病虫害和田间管理。小暑大暑时,内蒙古各地区开始下暴雨,雨量偏大,应抓紧小麦的抢收,注意防洪。大暑麦收,同时抓伏耕、压青、开伏荒等。立秋时节,大秋作物田间后期管理很重要。此后天气逐渐冷起来。到了处暑天气转凉,出现霜冻。内蒙古地区的大秋作物相继成熟,准备收获。白露时,内蒙古地区的气温下降,开始紧张的秋收。“秋分没生田,准备动刀镰”,这时普遍抢收秋田。寒露时尽快结束秋收,抓紧拉运上场。霜降时土壤开始封冻,立冬开始天气转冷。这时应抓紧农活扫尾和第二年生产的准备。小雪时,要抓紧积肥和以兴修水利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为来年做好准备。大雪节气里,继续为第二年的生产做准备。“冬至以阳升,夏至以阴升”、“冬至过,地皮破”,这时天冷,利用农闲时间好好总结经验。“小寒大寒,冻成冰团”,天气虽冷,但还应抓紧磙地、拖耢,争取冬季保墒。 内蒙古各地各族群众在各种生产实践中,世世代代积累了许多有关气象方面的经验,以此指导生产。 有关气象预报的: 早晨浮云走,晌午晒得欢。 日出火烧云,不是雨便是风。 太阳出来即遇云,不雨也天阴。 日落乌云接,明天太阳歇。 日没胭脂红,无雨必有风。 日落三条箭,隔天雨便见。 地黄有风,天黄有雨。 阳光返照,明日风狂。 日落晴彩,久晴可待。 小晕风,大晕雨。 日晕而雨,月晕而风。 月亮带大圈有风到,日月半圈有雨到。 太阳打洞,雨落无缝。 日头挂耳,天气要变。 早白暮赤,飞沙走石。 星星满天布,明日好天气。 三月星多天必晴。 星星眨眼刮大风。 天河吊角,吃上豆角。 天河东西,吃上新米。 有关风的: 春风春雪贵似金。 不刮春风,难来秋雨。 月月南风月月下,只怕南风起不大。 清明起尘,黄土埋人。 早上西山黄,午后尘土扬。 小满刮北风,旱断寸草根; 芒种刮北风,旱断青苗根。 旱刮东风不雨,涝刮东风不晴。 北风三天必有雨。 早南风,晚北风,明早有霜冻。 一天南风三天暖,一天北风三天寒。 风后暖,雨后寒(指秋季的情况)。 冬东风,雪花白蓬蓬。 大风夜无露。 有关云雾的: 晚看西北睛,明日更晴明。 早上乌云盖,无雨也风来。 早上东南黑,午后必有雨。 鱼鳞天,不下雨也风颠。 天上鲤鱼斑,明天晒粮不用翻。 黄云上下翻,将要下冰蛋。 黑云贯北斗,不过三天有雨到。 春雾降风冬雾雪,秋雾狂风夏雾雨。 一雾十日睛。 云吃雾下,雾吃云晴。 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雾露在山腰,有雨在今朝。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