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刘晏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刘晏

分类:【文化精萃】

唐大臣,理财家。字士安,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县)人,少有才名,传说他年方七岁就被举为“神童”,封为正字官。玄宗天宝年间,官至夏县、温县令。肃宗时,授度支郎中,又任杭、陇、华三州刺史,河南尹等职。上元元年(760)为户部侍郎,充度支使。代宗广德元年(763)任吏部尚书、同平章事。不久罢相,仍领度支盐铁转运租庸使等职。大历元年(766)与另一位理财家第王琦分领天下财富。德宗即位后,杨炎为相,专权。因杨炎得恩于元载,而晏与元载案有关,所以把晏视为政敌,构陷其罪,贬为忠州刺史,被迫自杀。

晏历任唐朝重臣,理财达二十余年,以经国济世为务,每自比于贾谊、桑弘羊。他一贯重视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曾亲自主持疏浚汴河,采用分段转运的方法,岁运江淮余粮数十万石,解决关中的缺粮问题。他还采取有力措施整顿盐税,推行平准法,使盐铁税款比旧额增收十倍以上。另外,又积极倡导铸造铜钱,平衡物价,扩大财源,对改善安史之乱后所出现的财政紊乱状况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理财家。新旧唐书有传。

唐代著名理财家。字士安,曹州南华 (今山东东明县) 人。自幼聪慧过人,有 “神童” 之称。七岁应童子试(类似现代大学的少年班),被授予 “秘书省正字”,在皇家图书馆校阅图书。虽然品级不高,却是一项殊荣。刘晏成人后,曾先后出任县令、刺史、度支郎中 (财政官员)、户部侍郎 (财政大臣)、盐铁使、京兆尹 (京城长安的行政长官) 等职,都以精明强干著称。但其间并非一路顺风,而是几起几落。当新即位的唐代宗将他从通州 (今四川达川市) 刺史的任上召回长安时,他已经四十七岁,在宦海中沉浮了四十年。次年,刘晏被任命为吏部尚书,同平章事 (副宰相),主管全国的财政。当时,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刚刚平定,国库空虚,关中缺粮,斗米值千钱,皇宫的供应都很紧张,有时竟闹到禁军乏食。刘晏接手的就是这样一个烂摊子,但他以西汉的桑弘羊自许,决心为国 “重兴功利”。他的第一张王牌就是整顿漕运,南粮北调,将江淮地区的粮食通过运河运到长安。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疏浚河道、修造船只、组织装运等一系列问题,关键问题还在抢时间,争速度。刘晏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原来南粮北运每次约需八九个月,而经过整顿后,缩短到四十天,被后代传为佳话。其间自然有许多技术性的问题,不是刘晏能包打天下,他的非同常人之处在于有经济头脑。如他派官员在扬州设船场造运粮船,每造一船,实费不过五百贯,但他却出费一千贯,有人讥其枉费,他却说: “大国不可以小道理。凡所创置,须谋经久。船场既兴,执事者非一,须有剩余衣食养活众人,私用不窘,则官物牢固。”也就是说,个人要有想头,才能把公家的事办好。事实证明刘晏是正确的。后来的接任者反其道而行之,核实每船应用物料,实数供给,没有剩余之钱,专知官难以养家糊口,船场也就办不下去了。刘晏的第二张王牌是改革盐政,为朝廷开辟财源。食盐是生活必需品,利润极高,故自西汉以来,历代王朝大都实行食盐专卖制度,唐代也不例外,产供销一条龙都由国家垄断。国家垄断产供销的弊端古今一样,一是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二是民间无利可图,三是国家开支庞大,仅各地的售盐官就多如牛毛,结果国库的纯利并不太多。刘晏坚决废弃了这种政策,改由民产、官收、商运、商销,即国家在各地盐场设盐官,监督盐民生产并负责将其生产的盐全部收购,然后就地批发给盐商,盐税在收购价和批发价中扣除,盐商缴款后即可以自由运往各地销售。也就是说,国家是最大的批发商,只管头道批发,小批发和零售则全部让商人去做。这样,公私都有利可图,皆大欢喜。十年之后,盐税就从每年四十万缗增加到六百万缗,占了全国税收总额的一半。《旧唐书?刘晏传》称,代宗时代的军国之用,“皆仰于晏”。但这样一位国家功臣,结局却很悲惨: 他在德宗即位后,因与新任宰相杨炎有私仇,被贬为忠州(今四川忠县) 刺史。杨炎并未就此善罢甘休,必欲置之死地,便指使人诬告刘晏有谋叛之心,德宗听信谗言,将刘宴处死在贬所,家属迁往岭南。杨炎派人抄他的家,唯 “杂书两车,米麦数石而已。”

唐代经济、水利家。字士安。曹州南华(今东明)刘固堆人。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玄宗封禅泰山,八岁的刘晏上《东封书》,玄宗大喜,授秘书省正字之职。后曾任户部侍郎、度支等使、吏部尚书同平章事、御史大夫领河南江淮山南等道盐铁租庸转运使等职。他善于管理经济,通晓水利。安史之乱后,黄河流域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口大减,经济崩溃,长安粮价飞涨,军民严重缺粮,急需将江南粮食调往关中。刘晏亲率有关人员行程数千里,考察江淮至长安的水道,并制订计划,疏浚河道,打造运粮船只。将富户督办漕运改为官运,健全了漕运组织。实行了分段运输,江船不入汴,汴船不入河,河船不入渭。从而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每年将数十万石粮食运往长安,解决了关中地区的缺粮问题。此外还实行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国家增加了收入。刘晏管理经济达20年,对稳定和发展安史之乱后的唐代经济,起了重大作用。刘晏为官清廉,知人善任,爱护人民。后被杨炎等人诬陷,建中元年(公元780年)七月被赐自尽。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3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