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二茂铁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二茂铁ermaotie

又称二环戊二烯合铁。1951年P.L.保森为了制备富瓦烯,用三氯化铁氧化环戊二烯格氏试剂[(C5H5)—Mg—Br],结果未得到预期产物富瓦烯,却得到了一个橙色、稳定的新配合物(C5H5) 2Fe,称之为二茂铁。其反应历程是Fe3+首先被(C5H5)—Mg—Br还原为Fe2+,然后Fe2+与(C5H5)—Mg—Br反应生成(C5H5)2Fe。它有类似樟脑气味,熔点为172.5~173℃,100℃以上升华,沸点为249℃,有抗磁性,不溶于水,10%氢氧化钠和热的浓盐酸溶于稀硝酸、浓硫酸、苯、乙醚、石油醚和四氢呋喃等,在空气中稳定。进一步研究表明,它是过渡金属有机配合物中含有芳香性有机基团的一个代表性物质,具有特殊的化学稳定性,而且具有特殊的分子结构。X射线衍射分析指出,其偶极矩为零,其中C—H键全都相同,C—C键长为140 pm,而C—Fe键长为204 pm,两个环状C5H5基间的距离为332 pm。1952年E.O.费希尔和G.威尔金森同时确定该化合物具有新型的“夹心面包结构”,Fe原子位于两个环状C5H5的五边反棱柱排列之间 (见图)。由其分子轨道能级图可看出,二茂铁中Fe2+的6个价电子和两个C5H-5环的 12个电子,共18个电子,分别填入a1g,a2u,e1g,e1u,e2g,a1g分子轨道中,由于分子中无单电子存在,故二茂铁为抗磁性。此外,铁原子经两个茂基配位后,核外电子总数为36,相当于希有气体氪Kr的原子结构,完全符合E.A.N规则,相当稳定,1955年以后逐步发现了一系列类似的化合物,通称夹心结构化合物,其中的“心”指金属原子或离子,正如两个面包片 (指有机基) 间的肉一样,也称做茂金属化合物。二茂铁的合成,开辟了含有π键合的芳香环的过渡金属有机金属化学的新领域。有关的结构理论研究,推动了金属有机化学的迅速发展,对无机、有机化学和理论化学都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为此E.O.费希尔和G.威尔金森共同获得1973年诺贝尔化学奖。



二茂铁结构


二茂铁的化学性质,可归纳如下:
❶ 二茂铁具有突出的化学稳定性,这点与一般有机金属化合物有所不同。

❷ 二茂铁不具有一般不饱和烃类的加成反应。
❸ 二茂铁易与亲电试剂发生亲电取代反应,其反应性能比苯还要活泼些,更接近于噻吩和酚。

❹ 二茂铁为一个非苯体系的芳香系,但其取代基不仅对同环有影响,而且可通过中心铁原子的还原而传递到异环。
在工业上,二茂铁可降低燃料油烟尘的排出; 也可用做催化剂、汽油抗震剂、火箭燃料添加剂、橡胶和硅树脂的热化剂和紫外线吸收剂。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