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二郎山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二郎山俗称西山,在县城西1公里处。山势巍峨险峻,免沟河与窟野河汇流山前,古长城蜿蜒山后,东面峭壁陡立,西侧石沙相间。正德十三年(1518),明武宗来此,观其形如笔架,故赐名笔架山。山顶建殿宇亭阁百余座,有二郎庙、关帝庙、三教殿、玉皇阁、浩然亭、三身佛洞、八仙洞等建筑,及保存完好的九龙壁石刻一座,石碑十余通。古建筑群创建于何时尚无确考,据山上碑石所记,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曾对诸殿进行重修。 二郎山在岷县城关镇的洮河南岸。因山上建有二郎庙而得名。又名金山,隋代名崆峒山。属南秦岭的支脉。海拔在2 500米左右,主峰三寨子,海拔2 800米,属温带湿润气候区,山上森木茂密,有松、柏、杨、柳等。山上有明代建筑,有烈士陵园。农历5月 17日有花儿会。 二郎山位于四川省泸定、天全、荥经3县交界处,邛崃山南端,北接夹金山。海拔3437米,东西两坡地貌、气候、土壤、植被差异很大。山高路险,川藏公路绕经山口。 二郎山俗称西山,在神木县城西1公里处。明正德十三年 (1518)武宗皇帝来此,观其形似笔架,赐名“笔架山”,而文人居士视其貌象驼峰,又多称“驼峰山”。该山山势蜿蜒跌宕,巍峨险峻。窟野河、兔沟河会流于前,明长城穿行于后。西面沙石相间,一片果林;东面石壁陡峭,松柏挺拔。庙宇林立,环境幽雅,构成一处融自然、人文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整个庙宇建筑沿山脊而上,因地就势,错落有致。建有100余座殿、庙、亭、阁,如八仙洞、地藏洞、三世佛洞、浩然洞、二郎庙、关帝庙、三教殿、祖师庙、玉皇阁、娘娘庙等,疏密相间,形制各一,布局合理。其间尚保留有完整的石刻九龙壁、石刻卷顶、两幅壁画,以及十余通碑石和诸多楹联、题字,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