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南方女儿爱木屐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南方女儿爱木屐

分类:【风俗文化】

 玉面耶溪女,青蛾红粉妆。

一双金齿屐,两足白如霜。

唐朝诗人李白写的这首《浣纱石上女》五言诗,描写的就是我国四大美女之一西施的天然艳丽姿色。同时,诗中还反映了我国古代南方汉族女儿赤足着木屐的风俗习尚。

我国南方汉族儿女,自古爱穿木屐。特别是生活在水乡、渔乡的人家,劳动以后,洗好双足,穿上木屐,十分简便。唐朝李白在《越女词》 中就说的这种风俗: “长干吴儿女,眉目艳星月。屐上足如霜,不着乌头袜。”

关于越女穿木屐,历史还流传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春秋时,吴越相争,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成为阶下囚,在灵岩山中忍辱负重拘禁了三年。勾践回到越国,卧薪尝胆,不忘国耻,励精图治。他知道吴王夫差沉缅酒色,由范蠡在若耶溪畔访得美女西施,献给吴王夫差。西施从小爱穿木屐在溪畔石上浣纱,到了吴国,夫差为讨得西施欢心,在灵岩山上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馆娃宫,天天与西施逍遥作乐。他为取悦西施,还想入非非,用名贵的梗梓木,在馆娃宫中造了一条“响?廊”,让西施和宫女们穿了木屐在上面来回走动,听取那木琴般的美妙音响。最后,终于被越国报了仇,夫差自刎而死。对此,宋朝诗人王禹?曾感慨地写诗说:

廊坏空留响履名,为因西子绕廊行。

可怜伍相终尸谏,谁记当时曳履声。

简便的木屐,古代曾风行一时。随着时代的进步,制鞋工业的发展,除两广一带还有保留以外,这种木屐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已基本上被淘汰,而由轻便、舒适、富有弹性的塑料拖鞋所代替。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4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