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博南古道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博南古道分类:【地域文化】 大理白族地区通往国外最早的古道之一,以大理州境内永平县博南山而得名。汉元封六年(前105年),汉武帝打通博南古道后在大理州辖区设置云南(今祥云)、邪龙(今巍山)、叶榆(今大理)、比苏(今云龙)四县,越过博南山又设置不韦、隽唐二县。东汉永平十二年(69)又在永平设置博南县,从而使经博南通向东南亚的这条古道通行无阻。古道由漾濞县过顺濞桥进入黄连铺,上叫狗山,经老北斗铺、万松巷、杉松哨、梅花铺至永平县城。西南到桃源铺、上博南山经铁厂、花桥,过永国寺梁子下杉阳镇,再由西山寺,湾子上江顶寺,过霁虹桥进入保山县,全长100公里。叫狗山和博南山两段有石砌路面约30公里,路宽2―2.5米, 由于千百年马帮行走,路面留有深达15厘米的蹄踏印。博南山海拔2704米,山高林密,箐深路陡,是古道上最险难的一段。1981年永平县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