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卜奎清真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卜奎清真寺分类:【传统文化】 卜奎清真寺位于齐齐哈尔市繁华的商业区――卜奎大街的一条深巷里,因齐齐哈尔旧称卜奎,而称此名。占地400多平方米,具有伊斯兰建筑风格,由东寺和西寺组成。据史料记载,清朝康熙年间,由从河北、山东移来的回族夫役与从甘肃来的12家伊斯兰教徒所建。东西两寺建筑风格相似,分别以大殿(礼拜殿)为中心,建筑艺术精美。东寺大殿和窑殿,既富有宗教色彩,又融汇了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民族特色,大殿坐西朝东,为凸字形,可容纳四五百人诵经朝拜。卜奎清真寺内珍藏着稀世的手抄本《古兰经》和清咸丰八年出版的私塾教材《四书集注》等书籍。 位于卜奎大街。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占地4000平方米。由东、西两寺组成,分别以大殿为中心,配有教长室、讲经堂、对厅、沐浴室等。西寺毁坏较重。东寺有大殿和窑殿。大殿规模宏大,坐西朝东,为凸字形,可容纳400多人朝拜诵经。殿内雕梁画柱,殿前庑廊飞檐翘起,彩椽相接,正门高悬阿拉伯文横额。寺内藏有手抄本《古兰经》和咸丰八年(1858)出版的《四书集注》等珍贵典籍。窑殿有一砖塔,顶端是金色的“风剥铜”宝葫芦,约2米,葫芦顶斜镶有象征伊斯兰教的月牙。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