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口数粥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口数粥

分类:【传统文化】

旧时汉族岁时饮食。亦称“人口粥”。流行于江南地区。每年夏历腊月二十五日,民间以米加赤豆煮粥,合家于夜间聚食,以解瘟气。家中不论婴儿、僮仆均有一份,如家中有远出未归者,亦留口份,故名。南宋吴自牧《梦梁录》:“二十五日,士庶家煮赤豆粥祀食神,名曰‘人口粥’,有猫狗者,亦与焉。不知出于何典。”范成大《吴郡志》:“二十五日食赤豆粥,云辟瘟,举家大小无不及。下至婢仆、猫犬皆有之,家人有外出者,亦贮其兮,名曰‘口数粥’。”相传,疫鬼畏赤小豆,遂有是俗。范成大《口数粥行》诗:“家家腊月二十五,浙米如珠和豆煮。大杓撩铛分口数,疫鬼闻香走无处。”

风俗。又称赤豆粥。流传于江浙地区。吃口数粥,在阴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俗信口数粥香甜可口,疫鬼闻香后会急走远避。故宋?范成大《口数粥行》有这样的诗句:“家家腊月二十五,淅米如珠和豆煮。大杓尢

分口数,疫鬼闻香走无处。”

亦称“人口粥”。宋代节令食品。当时习俗,士庶之家例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煮赤豆粥以祀食神,暮夜全家同食之,相传能避瘟气。自襁褓小儿至僮仆,每人皆有一份,远出未归者亦留贮口分,甚至家中猫狗亦可分得一份。因“全家计口而食”,故称。粥拌姜末桂花,浇以蔗糖,滑甘无比。赤豆入药始载于《本草经》,历代医家都认为其有利水消肿,清热去湿,健脾止泻等功用,生姜味辛性温,有温胃、驱风、散寒等功效。隆冬天寒,聚食此粥,既有阖家团栾之欢,又有暖身强体之效,且寓来年丰收之望,故宋范成大《口数粥行》有“疫鬼闻香走无处”、“物无疵疠年谷熟”之句。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5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