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古代甲胄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古代甲胄分类:【风俗文化】 古代将士防止刀箭等兵器伤害的装具。“胄”指头盔,秦汉以后称兜鍪,其形似帽,有护颈与护耳皮衣或铁片,顶端有武士饰物。“甲”指护身装具,亦称“铠”。由“掩膊”、“甲身”、“腿裙”等部分组成。原先用皮革制作,故有“甲”、“介”、“函”等名称;战国后期始有铁甲,称“铠”。曹植《先帝赐臣铠表》中列有:黑光铠、明光铠、两当铠、环锁铠、马铠五种形制。唐宋以后,通称铠甲。北宋时,明光铠成为定制。《武经总要》绘有上述五套甲胄和一套马甲(战马装具)的图象。甲胄是中国古代将士的重要防护装具,直到20世纪初,清代编练用近代枪炮装备的新军时才终止使用,但其形制仍为用布料制作的戏装战服(“靠”)样式。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