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古歌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古歌

分类:【传统文化】

民间习俗歌曲。亦称“创世记”、“创世古歌”、“开天辟地歌”、“史歌”等。主要流传在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古歌是彝族的“梅葛”、阿细的“先荃”,苗族、水族、布依族的“古歌”,瑶族的“盘王歌”,哈尼族的“开天辟地歌”,傈僳族的“木刮基”,景颇族的“木瑙斋瓦”,普米族的“史歌”,怒族的“办汝”,独龙族的“创世记”,等等。古歌起于远古,有崇尚、怀念之意,故多在节日、祭祀、婚嫁、丧葬等礼仪程序中演唱,气氛肃穆。演唱形式多为独唱,亦有对唱和一领众和的。演唱内容基本相似,大多围绕创世过程――开天辟地、人类起源、人类发展等展开。歌词篇幅大,内容丰富,其结构属于长篇韵文体。曲调虽因民族不同而特点各异,但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吟诵性歌调;二是抒情性歌调。皆保留有本民族传统音乐特色。

①汉诗。作者不详。这是一首游子怀乡之作。其辞为:“高田种小麦,终久不成穗。男儿在他乡,焉得不憔悴。”以高田种麦,终不成穗比喻人不宜住在他乡。这首诗的题材在汉诗中很常见,但其表现手法却十分新颖别致。开头两句兴中有比,以田地和庄稼的关系喻生活环境和人的关系,既形象贴切,又富于乡土气息。诗的后两句说人在他乡,最易憔悴,用反问句增强了肯定的语气,但对于憔悴的原因却并没有说破,看似直截了当,却又极其含蓄。这首诗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字,构思极为巧妙,但并无斧凿之痕,是汉诗中的一篇佳作。②汉乐府民歌。是久居胡地思念故乡的游子诗。诗先写客居胡地的环境。“秋风萧萧,扑面而来”怎么不“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此情此景令诗人坐卧不安,手足无措。“座中何人,谁不怀忧”忧不是“我”一人的体验,渲染胡地秋风中客居游子的共同感受,衬托诗人忧思更甚“令我白头”。“胡地多飙风,树木何修修”再次描写胡地秋风的酷冽,正是“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游子为乡情所煎熬,人在一天天消瘦“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心饶悲哀,口不能言,故“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肠一日而九回,如车轮滚滚,旋于腹中,其痛楚之感如斯,感人肺腑。沈德潜《古诗源》说:“苍莽而来,飘风急雨,不可遏抑。”的确如此。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