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史为世用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史为世用

分类:【传统文化】

我国古代进步的史学思想,意为作史应为现实政治目的服务。明确提出这一思想者,为明末清初的王夫之。

我国史家自古以来都十分强调作史的意义,每修一史都始终明确其编撰宗旨所在。如西汉司马迁撰《史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考察社会兴衰成败之理。唐代魏征著《隋书》,意在以隋为鉴。杜佑撰《通典》,意在总结富国安人之术。北宋司马光作《资治通鉴》,意在有资于治道。这些都是史为世用的表现和典范。但宋、元以来,理学兴起,学者崇尚心、性之空谈,置天下之穷困不言,严重地脱离了社会现实的需求。明末李贽针对这一现象提出“经史相为表里”(《焚书》卷5《经史相为表里》),从史学理论上开了史为世用之先河。明末清初王夫之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一思想,他说:“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也。为史者记载徒繁,而经世之大略不著,后人欲得其得失之枢机以效法之,无由也。则恶用史为?”(《读通鉴论》卷6)。王夫之明确地提出,作史应为现实政治目的服务。否则,就失去了作史的意义。

史为世用的思想,力求历史研究和社会现实相结合,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对于清初以后的史学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3:4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