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司马光及其历史编纂学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司马光及其历史编纂学

分类:【传统文化】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人称涑水先生。他史学修养甚高,于音乐、律历、天文、书数亦无所不通。治平三年(1066)始撰《资治通鉴》,经过19年的苦心孤诣,著成。

司马光所撰《资治通鉴》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网罗宏富,体大思精。我国编年体史籍,创自《春秋左氏传》,因以年系人,即以帝王为中心,故属政治史范畴。司马光的功绩在于,既改善了编年体的组织,又充实了编年体的材料,而且改断代编年为通史编年,以此总结1362年政治上治乱兴衰的事迹,为后来的编年史树立了一种规模。此外,司马光鉴于有关历代兴亡的政治史料,都要从正史的本纪和列传中搜寻,过于繁难琐碎,他自己便不惧艰辛,广泛搜集史料,并加以剪裁组织,使之条理清楚、详而不芜地集于一书,为研究五代以前的政治史,提供了系统的史料。

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耗尽了毕生心血,书著成后受到了当代和后代的普遍赞扬。宋神宗说:“读《资治通鉴》,知司马光有宰相度量。”(张端义:《贵耳集》);明代胡应麟说:“编年之史,备于司马氏。司马氏出,而宋以前之为编年者,废矣!”(《史书占毕》);明末清初顾炎武说:“司马温公《资治通鉴》……以一生精力成之,遂为后世不可无之书。”(《日知录》)卷19“著书之难”);近代梁启超说:“司马温公《通鉴》,亦天地一大文也。其结构之宏伟,取材之丰赡,使后世有欲著通史者,势不能不据为蓝本,至今卒未有能愈之者焉。温公亦伟人哉!”(《新史学》)。这些评论都是中肯的,司马光在历史编纂学方面,的确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