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同感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同感分类:【文化精萃】 是英国人类学家维克特?特纳(Victor Turner1957)杜撰的一个词汇,其是指仪式中阈限事件的结构。在特纳看来,阈限(liminality)是一个外在于时间和结构的时刻,或者是指在社会中由仪式所建构出来的某一种个人状态与另一种状态之间“模棱两可”(betwixt and between)的时期。这是心理与社会转换过程的一个时刻,如出生、成丁、结婚、疾病和死亡等生活危机。在特纳看来,阈限的时期表现出来的是个人与社会秩序的象征特征。这些象征有时是模糊的,这里,现实被象征性地标定为是危险的,并且常常充满了暴力的活动和想像。所有这些又都表明了在个人与社会的过程中,相互矛盾的力量的强有力的结合以及当下出现的转变和转型的权力。此时,个体、社会经验和秩序的不同的形式都会加入进来。个人与社会的所有形式的本质方面都会在阈限时期表现出来。而所有这些人性本质方面的象征性构成就是所谓的“同感”。同感可以有多种的形式。而最基本的一种就是主张人性的单一性(one-ness of humanity),这是存在于由社会秩序所引起的差异和分离之下的一种同感。同感的主张同时也是一种对由人所创造的社会秩序的批判,即是对等级和社会距离的批判。这是一种人与社会的秩序由此而被建构和重构起来的人性的根本不可分性特征的一种表达。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