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吹孔气鸣类乐器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吹孔气鸣类乐器分类:【传统文化】 发音原理是以气流通过吹孔而进入乐器体内,引起乐器体的振动。此类最具代表性的乐器有:①埙: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又称陶埙。浙江河姆渡遗址发现有一个吹孔的陶埙,距今约七千年,是迄今为止已知的最早的实物。另也发现了其它一些,这些埙均为陶制,呈橄榄形、圆形、椭圆形、鱼形、平底卵形。有一音孔、二音孔、三音孔、五音孔等多种。古代主要用于历代宫廷雅乐,民间也有流传。②篪: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广泛使用,《诗经》、《楚辞》等文献中均有记载。《尔雅?释乐》郭璞注:“篪,以竹为之,长尺四寸,围三寸,一孔上出……横吹之。”宋代陈?《乐书》:“篪,有底之笛也,横吹之。”唐宋以来,民间不传,只用于宫廷雅乐。③笛:广泛用于戏曲、曲艺和器乐、歌舞的吹管乐器。多以竹为质,故亦称竹笛,俗称笛子、横笛。常见的笛有梆笛和曲笛两类:用于伴奏北方梆子戏曲的称梆笛,它的音色高亢、清脆;用于伴奏昆曲的称为曲笛,音色圆润。前者较后者短。流行在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笛也各具特色。笛多用于独奏、合奏和歌唱伴奏。在乐队中常处于领奏的地位。④箫:流行于中国各地,又称洞箫,竖吹,以竹制成。上端封口的竹节边缘开吹孔,管身开有指孔6个,前5后1。下方另有两对出音孔。相传它源出于羌中,汉代称“”或称长笛。箫的音量较小,音色柔和、甘美而幽雅,适于独奏或重奏。《红楼梦》里有许多以箫为题或提及箫的千古绝句。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