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哈特曼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哈特曼分类:【文化精萃】 美国文艺批评理论家。出生于德国。1946年加入美国籍。先后就读于纽约皇后学院、法国第戎大学。1953年在耶鲁大学获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毕业后服过兵役。曾在芝加哥等大学任教,在耶鲁大学任英语和比较文学教授,并在多所大学任访问教授。他认为文学是人的精神能找到的表达过程,或欲望最清晰的、显著的知识模式。他反对任何对文学进行简单的、狭隘的形式主义描绘的做法(如新批评派),反对现代学术界和形式主义割断艺术和生活之间关系的倾向。他在文学和制约社会的结构关系的观点上与巴尔特、列维一斯特劳斯一脉相承。他还反对学院式文学批评,认为只停留在理解和被动地接受那些所谓“经典”的批评是“奴才”态度,他强调培养读者和作家想像的自由。他的主要作品有:《未传达的幻象》(1954)、《安德烈?马尔罗》(1960)、《华兹华斯的诗》(1964)、《超越形式主义》(1970)、《阅读的命运》(1975)、《荒野中的批评》(1980)、《拯救文本:文学/德里达/哲学》(1981)和《容易的作品》(1985)等。70年代,哈特曼从心理分析出发,接受并研究解构主义,成为激进的后结构主义学者之一。他编辑过许多文选。作为暑期批评理论学校的主任,对新一代学者的成长作出了贡献。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