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哥特式艺术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哥特式艺术

分类:【文化精萃】

欧洲中世纪美术,在罗马式艺术之后出现的风格。亦即12~16世纪初期出现的一种以新型建筑为主的艺术,包括雕刻、绘画和工艺美术。这种建筑,一反罗马式厚阴暗的半圆形拱门的教堂式样,而广泛地运用线条轻快的尖拱,造型挺秀的小尖塔,轻盈通透的飞扶壁,修长的立柱或簇柱,以及彩色玻璃镶嵌的花窗,造成一种向上升华、天国神秘的幻觉。代表作品有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德国的科隆教堂等。雕刻则与建筑结合,教堂外部及人口周围装置雕刻及浮雕。13世纪时雕刻特别发达。作品带有理想主义与自然主义的特征。哥特式绘画的发展风格,与雕刻一致。在教堂建筑的特殊条件照应下,彩色玻璃画有显著发展。色彩美丽的装饰图案,表现出圣典的世界。外光透过彩色玻璃照在教堂中,显出美丽的装饰效果,同时含有丰富的宗教精神。

12世纪末到15世纪末被称为“哥特式”时期,它是始于法国后流行于全欧的一种以建筑为主的艺术,是中世纪艺术最辉煌的阶段。“哥特式”建筑是在“罗马式”教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教堂大量地使用了拱肋、尖拱和飞架的扶墙,内有很多高大的窗户,骨架结构暴露在外,光线透过窗户上的玻璃画产生奇特色彩,加上教堂外高耸的尖顶和精细的雕刻,使人产生神秘向上之感。有别于庄重、朴实的“罗马式”建筑。现存的“哥特式”建筑不下二百余处,最有代表性的是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建于1163―1235年)、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1386年始建)。“哥特式”教堂建筑内部和外部都装饰了大量浮雕和圆雕。法国《米兰教堂》的人物雕像达2300之多,内容除圣经故事外,还出现了世俗题材的作品。从质量和数量上远远超过了“罗马式”时代,但仍流露着冷酷、严峻的中世纪禁欲主义气息。教堂内大块的玻璃画是“哥特式”时期艺术的一大成就。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0:1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