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嗍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嗍螺分类:【中国民俗】 这是湘南各县人民普遍喜爱的风味食品,沿袭了古越人的习俗。原料是田螺或河螺(宴席菜为大田螺,小吃摊为河螺。河螺体型小,当地叫“铁螺蛳”),红椒、花椒、八角、紫苏、姜、葱、味精等作料适量。制法是先将田螺或河螺浸入水中自然吐泥,约需2天。夏天浸入时间可稍短,过长则会造成螺蛳死亡变臭不可食。如在水中滴入数滴茶油,则可加速螺蛳吐泥。螺肉能嗍出来的关键是要剪去螺蛳尾部的硬壳。剪去螺尖洗净后,放入烧热的油锅内反复翻炒,然后加入红椒、花椒、八角、紫苏叶、姜末等加水同煮,熟后放味精、撒葱花,用勺连汤舀至碗内即成。食法是手捏螺蛳,剔去螺盖,置口边嗍吸,此时发出嘘声,螺肉即应声而出,故名“嗍螺”。嗍出肉后,只吃前面部分,后段藏有余泥及排泄物,可弃置于螺壳内。不会嗍吸的,可用牙签挑食,味道一样鲜美。湖南人视蚌壳肉与螺蛳肉为美味,民谚说:“清明螺,当得鹅。”清代范寅的《越谚》上也提到:“‘剔螺蛳过酒,强盗赶来勿肯走。’螺蛳剔去其尾,酱油蒸焙嗍食,其味甚美。”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