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嘹歌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嘹歌

分类:【地域文化】

民间长歌。主要流传于广西平果、田东两县境内。武鸣、马山、巴马、田阳等县的一些地方亦有古壮字手抄本流传,用当地的山歌调演唱。《嘹歌》这首长歌,因其形式和内容的传统性而得名。长歌共2万多行,由5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组成,即《三月歌》、《日歌》、《路歌》、《贼歌》、《造屋歌》。其中,《三月歌》和《日歌》是白天在歌圩或郊外所唱的歌;《路歌》、《贼歌》和《造屋歌》是夜晚在屋内所唱的歌。因而也统称为“夜歌”。长歌还附带有《欢进村》(368行),是男女青年夜晚到别村唱歌,在唱“夜歌”之前必须唱的客套歌,赞美该村的人和物事,向对方致意,起“开场白”的作用。长歌的5个部分虽可独立成篇,但又是一个互相关联的有机的整体。它以明代嘉靖七年(1528)平“八寨之乱”为背景,描述一对壮族男女青年在春暖花开时节(一说“三月三”歌圩场上),通过歌唱明媚春色,赞美鲜花香草,向往美好生活,倾吐爱慕之情,从相认、相爱到结婚成家;但好景不长,不久男主人公被征调去当兵打仗(平乱),几经波折得以归来,后与妻子建造新房,开始新的生活,长歌反映了壮族人民对不义战争的憎恨,以及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与追求。它从头至尾均采取男女对唱的方式。以抒情为主,通过抒情展开情节,把抒情和叙事结合起来,使悲欢离合的故事更能震撼人心。

壮族民间长歌。流传于广西平果、田东、武鸣、马山、巴马、田阳等地。用当地民歌演唱。长诗共二万多行,分成五部分: 《三月歌》、《日歌》、《路歌》、 《贼歌》、 《造屋歌》等。其中《三月歌》、 《日歌》是白天在歌圩或野外唱的歌,统称“日歌”;其余的歌是夜间屋内唱的歌,称为“夜歌”。长歌还附有《进村歌》368行,是男女青年夜间到别村去唱歌,在唱夜歌前必唱的客套歌,赞扬该村的人和事儿,向对方致意,起“开场白”的作用。长诗以明代嘉靖七年(1528)平熄“八寨之乱”为背景,描绘一对壮族男女青年在春天鸟语花香时节(一说“三月”歌圩场上),通过歌唱春光明媚、鲜花怒放的景色,向往美好生活、倾吐相互爱慕之情,从相识、相爱到成亲;但不久男方便被征去当兵打仗,几经周折,终于回到家,与妻子团圆,盖新房,开始新的生活。长诗反映了壮族人民对不义战争的厌恶,以及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长诗始终采取男女对唱方式,通过抒情展开情节,抒情与叙事相结合,使悲欢离合的故事扣人心弦。

各地歌圩唱的歌,大都是即兴之作,变异性大。但在桂西南田东县的仰岩歌圩,人们唱的歌却是固定的。这些歌全套共有七个篇章,它们是:《三月歌》、《日歌》、《夜歌》、《入寨歌》、《离乱歌》、《建房歌》、《敬歌》。因是一男一女对唱,唱时句尾用衬音“嘹”,故称“嘹歌”。仰岩歌圩举行的时间是农历二月二十九,民众来赶歌圩时,上午打着火把进岩洞,出洞后在洞外放花炮,师公打太平醮,搭戏台唱壮戏跳加官;下午即在歌师的指导下对唱嘹歌。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