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噶赤画派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噶赤画派

分类:【地域文化】

又称“噶玛噶赤”(kar-ma-sgar-bris)画派。西藏三大绘画艺术流派之一,形成于16世纪下半叶,17世纪以后走向繁荣,以昌都为中心,流行于康区一带。

创始人南喀扎西活佛自幼学习大五明,在学习工巧明的过程中曾受到许多绘画高手的悉心指点,其中嘎丹夏赤巴?贡却班丹大师对其影响最大。贡却班丹是勉唐画派的画师,南喀扎西因而掌握了勉唐派的绘画技法。勉唐派的传统与印度金铜雕塑的直接模写两相结合,使南喀扎西在人物形体塑造上获益匪浅。在背景的描绘及色彩的表现等方面注意吸收汉地明代工笔画的表现手法。

南喀扎西之后,又有两位著名画师继承噶赤画风,为画派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一位是却吉扎西,其绘画设色更多采用青绿色调,隽秀清俊;另一位是噶旭噶玛扎西,其绘画另辟蹊径,推陈出新。他们两人的艺术成就使噶赤画派更加发扬光大。南喀扎西、却吉扎西、噶旭噶玛扎西因成就卓著而被画史誉为“噶赤三扎西”。

学识渊博,堪称藏画天才的第十世噶玛巴曲英多吉(1604―1674),为该派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曲英多吉早期师承勉唐画法,中期以后风格转变而趋向噶赤。据说引发他在艺术上进行变革的原因是一套汉地早期流传到西藏的罗汉丝绢唐卡组画。他根据这些唐卡吸收了汉地明代绘画中山、云、水、石、花、树、建筑等画法,创造了一批汉风颇浓的艺术作品。

该派由于流行于西藏的东部地区,地理上的原因使其形成发展与内地保持着诸多的联系,因此,在艺术上受内地明代以后的绘画,尤其是四川绵竹画派的影响较多。佛像型制保持了印度一尼泊尔样式的基本特征,并吸收了勉唐画派的造型特点。在表现罗汉、大成就者等题材内容时,形体特点大胆随意,富于夸张,艺术表现上强调个性;线条刚劲流畅,讲究功力,衣纹勾勒繁密紧凑,服饰表现得飘逸潇洒,体现出自由生动的风韵。设色偏重青绿色调,雅逸清丽。背景的表现是体现该派艺术特征的重要方面,画面中的风景多以自然主义的方式来表现,多取用近景,有一定的透视关系,善画山石瀑布、花鸟树木,明显借鉴了汉地山水画的表现程式。自然而写实的清雅之境,加上表现生动的神佛、罗汉、高僧大德,使画面产生一种美丽神奇的艺术情境,这是该派艺术表现最为成功的地方,也是其在17世纪以后能够西进卫藏并产生影响的原因。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2:0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