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坟地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坟地

分类:【中国民俗】

埋葬近亲长辈的地方,为别于老坟而称之。新设坟地,多为宗族祖坟已葬满,无法再葬时,由族人议定封坟,或共同另选墓地,或按门、按分支,自行择选坟地。不入祖坟而另选坟地者,称“迁坟”、“拔茔”。也有因为同宗族中有人丁不旺者,有少亡夭折、生理常见缺陷者,或常见男盗女娼之辈出于本族者,族中清白之家,便认为是祖坟位置不佳或“脉气不好”所致,故想另立新坟,以求脱离影响、改变面貌。在洛阳一带,设立新坟,要首先立祖。立祖除必须立男外,还讲究6不立:单棺(男亡女存)不立祖;三棺(妻外有妾或有继室)不立祖;干骨不立祖(但女性新棺,可带同亡夫干骨);少亡(虽有子嗣)不立祖;凶亡(不正常死亡)不立祖;外丧(亡于外地)不立祖等。拔茔时,拔茔者要在祖坟背后直到大道上,插以五色小纸旗。拔茔设新坟立祖者,不惜翻骨弄尸,以求兴旺,实为愚昧之举。

土葬首先需要的是坟地。旧时,汉族多采用土葬,城市一般人家都有自己的祖坟,即私人墓地。坟地的选择是由阴阳先生根据八卦和阴阳五行择定“风水宝地”,俗称“相阴宅”。那时,凡是能够买得起地的人家都尽可能购置坟地,为的是让自己的祖宗安生。民间普遍认为亡者以“入土为安”。那些赤贫之家无力购地,死后多葬于荒郊,俗称为“乱葬岗子”。

坟地的购置视家族财力而定,有一块地、两块地、三块地之分。一块地三至五亩,家族中的祖先和已成家立业的才能在正位下葬,早夭的儿女均在边角地掩埋;两块地十亩或八亩,包括前地、后地。前地葬祖先,后地葬未结过婚的、未成年而早夭男女以及侍妾等旁庶人员,一般是前地大、后地小;三块地的分布与两块地类似,只是第三块占的比例极小,称“起土地”,每年扫墓时添坟之土即来源于此。

埋葬的排列方法有二:一是一字葬;一是人字葬。所谓一字葬就是平面拉开,中间为家族之长即老大,左右分单双依次为老二、老三、老四、老五等。晚辈则排在第二行,次第如第一行;人字葬是一种金字塔形排列,第一排正中为族长,余者左右排列如一字葬,晚辈亦是排在下一层,以辈分下推。坟地设有四至,有一门。门的设置须由阴阳先生择定,两侧列有石柱。坟地中一般多植松柏等长青树木,富有之家多在当地雇佣守坟人。

由于土葬在20世纪50年代后逐渐废除,因此,旧天津一些繁缛的丧葬礼俗也逐渐趋于简化。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