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墨子的科学贡献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墨子的科学贡献分类:【地域文化】 墨翟,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而且是著名的机械制造家和杰出的科学家。其机械制造《墨子》书中有几篇记载: 1.《公输》载:公输般为楚作械,要攻宋国,墨子为“止楚攻宋”去说服公输般。公输般不服,当场作攻守试验。“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般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拒)之。公输般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御)有余。” 2.《备城门》中提到“堑县(悬)梁”,也就是造吊桥。怎么造?“为堑县梁,穿断城,以板桥邪穿外,以板次之,倚杀如城势。”就是说在城外濠沟上架吊桥,使桥从城门洞向外斜着伸出,再用木板顺接(触地),其斜度依城墙形势为准。这种以斜面装架的吊桥,其力学、数学原理都是较复杂的。 3.《备穴》讲到“罂听”:“令陶者为罂(小口大肚子瓮),容四十斗以上,固顺(幂、封)之以薄(生皮)革,置井中,使聪耳者伏罂而听之,审知穴之所在。”意思是叫陶工做一个盛40斗的大瓮,用生皮革细封起来,放在井里,再找耳朵聪灵的人伏在瓮上听,就会听到敌人在城外挖洞袭城的所在。 4.《鲁问》中提到“为车辖,须臾斫三寸之木,而任五十担之重。”辖是车轴前端的楔子,保证车轴不至滑脱的。战国时车子盛行,战车、运输车极多。大概是因为轴经常滑脱,影响打仗、运输,所以墨子设计了不大但作用很大的辖,保证车轴不滑脱。 以上谈到墨子的守城之械、“造悬梁”、“制罂”、“为辖”等,都可看出其善为机械的匠心匠艺。 墨子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而且还是伟大的科学家。他在数学、几何学、力学、光家、天文学诸方面的卓越贡献,较古希腊的科学家们还要卓越,还要早。据《墨经》中的记载,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力学。《经上》有句名言:“力,刑(形)之所以奋也。”这是给力下的定义:力,是物体发生运动的原因。这与近代力学原理几乎完全一致。牛顿第二定律认为:力,表示一个物体对另一物体的作用,并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表示物体脱离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其计算公式是F(力)=m(物体一形)×a(加速度-奋)。而牛顿是近代人物,生于17―18世纪(1642―1727)这就是说,墨子早于牛顿2000年就提出了牛顿第二定律的雏形了。说中国造就不出牛顿或阿基米德的论点,不是偏见,就是太孤陋寡闻了。 《经下》有:“天而必 (正),说在得。”“天”,卢南乔作“ ”,即“衡”的古字,衡是称杆。称杆必平正才准。称有支点、力点、重点,墨子已提出了杠杆原理,比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的阿基米德杠杆原理还先进,不足之处是墨子没有作明确的数量分析。 2.几何学。《墨经》中对几何学概念运用很多。《经上》云: 端,体之无序而最前者也; 厚,有所大也; 圜,一中同长也; 方,柱隅四 也。 “端”即“点”,是不占体积、没有时间的最初始的几何概念。这与欧几里得的定义:“点是没有部分的”本质上一致。 “厚”指“体积”,亦即三维空间,包括了点、线、面、体四个基本几何元素。这比欧几里得的研究要早。 “圜”,即“圆”,是一个圆心,等长半径(“一中同长”)的圆。 “方”,是四边直,四角正。这个定义与欧氏定义没有什么不同。 几何作图离不开工具,如规、矩、尺等。《墨子?天志》载:“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执其规矩以度天下之方圆。”墨子说“方圆”已不是某个人所作的具体的“方”、“圆”,而是抽象的数学概念,是科学的理性认识了。 3.光学。《墨经》中记载的光学知识有三例很典型。《经下》: 景(影)二,说在重。 景到(倒)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 景不徙。说在改为。 “影二”,是说一个发光体发出的光线被物体遮住形成两个影子:本影和副影,原因在于影子重复。这是说光线成影之理。由于发光体有许多发光点,光线直线传播,故生成多层物影。这些物影重合而有差异,故出现浓重的“本影”和浅淡的副影。 “影倒”,说的是小孔成像之理,只是没有用“成像”名称。这里的“影”就是“像”。光体发光直线穿过小孔时,光体上端发的光和光体下端发的光交叉,在后边影壁上形成倒影,影的大小与小孔距发光体和照壁的距离都有关系,照像就是依此原理。 “影不徙”,即影子不动。飞鸟在一瞬间是不动的。为什么看上去动呢?因为飞鸟在飞行中,前后瞬间形成的影子依次连接,人的视觉无法将其依次一个个区别开来,看成是一个影子在动,电影用的就是这个原理。 过去人们把“光线直线传播”的发现归功于欧几里得。其实欧氏晚于墨子,且其记载只是直观叙述,远没有《墨经》讲的具体生动,分析客观而入理。 墨子和墨家在齐鲁文化史上的地位是非常突出的。吕振羽说:“墨子的思想,给中国民族留下了唯物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的传统”。 ① 。张申府则说:“周季墨家,……乃是当时最前进、最革命的学派”;“墨子或墨家的学说确是唯物的、大众的、革命的。最重实验、实践、实用、实利。” ② 的确,墨子改革现实,其尚贤、尚俭的治国方略,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非攻”主张,大公无私、热诚救世、苦心苦力、见义勇为的精神,以及其唯物、求实重视科学的精神,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但是,汉代以后,墨学衰落,也被人们忽视。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损失。今天我们发掘墨学,批判地继承这份遗产,对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是有重大现实意义的。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