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曹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349 三曹指汉魏间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他们因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对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故后人合之称为 “三曹”。 三曹指汉魏时期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他们父子三人都酷爱文学。曹操的诗慷慨激昂、质朴恢宏,抒发他对人生的感悟,与他叱咤风云的政治生涯相得益彰。曹丕是靠心计和谋略巩固政权的一代帝王。他的诗细腻委婉,清丽感伤,多描写感情生活。曹植则是个最富敏感、优雅气质的诗人。因他政治上不得意,便常有感时伤世、愤世嫉俗之气。他的诗赋文采斐然,气韵生动,情感充沛。他们三人的作品,虽然风格各异,但又有共同之处: 朴实自然、词清气盛,慷慨悲凉,言之有物。这就为 “建安风骨” 这一优良文学传统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三曹指汉魏间曹操及其次子曹丕、三子曹植。因他们都有很高的政治地位和文学成就,故后人合称之。 三曹三国时曹操与其子曹植、曹丕,因都“笃好斯文”,“雅爱诗章”且“妙善辞赋”,史称“三曹”。其中,曹操、曹植都长期活动于山东。曹操曾为济南国相。曹操“雅好诗文典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典论·自叙》)他的诗充满了对民生疾苦的同情,抒发了他囊括四海,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不戚年往,忧世不治。”(《秋胡行·愿登》)“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短歌行》)这种慷慨悲歌的形成,当与他在山东的仕宦和戎马生活的体验分不开的。曹植曾被封为东阿王(治所在今东阿县)。今传诗80余首,以五言为主,词采华茂,语言凝炼,情调慷慨,代表了建安文学的最高成就。其中尤以他后期的抒写政治失意、内心苦闷的诗最为深切感人。而这个时期他曾长期生活在山东的几处封地。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