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天喇嘛叔侄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天喇嘛叔侄

分类:【地域文化】

“天喇嘛”(lha-bla-ma),是藏传佛教界对国王出家为僧者的专门称呼。这里指后弘期“上路弘法”的施主、阿里古格王朝国王柯日(kho-ri)和其侄希瓦沃叔侄。

11世纪,朗达玛五世孙、古格王朝的第二代国王柯日崇信佛教,致力于佛法的振兴,禅位于弟松艾(srong-nge)而出家为僧,取法名为“益西沃”(ye-shes-vod,意即“智慧光”),被尊为“天喇嘛”。他派仁钦桑布等人赴印度、克什米尔学习密宗教法,倡建托林寺,供养大译师仁钦桑布,支持他翻译密乘经典,开后弘期新译密咒的先河。同时,礼聘印度、克什米尔的许多高僧到古格传教、译经。弘传“上派律学”的达磨婆罗(daharama-pva-la,即法护)及其上首弟子三婆罗(pva-la-mam-gsum,指善护、德护、智护3人),即于此时到古格传教授徒。为了筹措迎请阿底夏尊者的礼金而与噶洛(gar-log,即葛逻禄国)构兵,兵败被俘,死于噶洛。此为叔父天喇嘛。

其侄希瓦沃也是一位热心佛教事业、虔信佛法的王子。出家后取法名为绛曲沃(byang-chub-vod,意即“菩提光”),因出身王族,亦被尊为“天喇嘛”。为赎回其伯父益西沃,古格王朝采取征收僧裙税等办法苛索百姓,并典卖王室财产,筹得大量黄金后,绛曲沃携金前往葛逻禄,探视被囚的伯父。但所携黄金数量不足,不能赎回头颅。叔侄商议决定以此赎金为聘礼,迎请阿底夏尊者来古格弘法。北宋庆历二年(1042),阿底夏来到阿里,摄显密两宗关要,合为修行次第,撰著《菩提道灯论》等著作多种,使佛法得以在阿里弘扬,并由阿里传到卫藏,佛法又在卫藏重光。天喇嘛叔侄两人功不可没,后世佛教徒尊其为佛教大施主。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0:0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