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太子宾客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太子宾客分类:【传统文化】 东宫官名。职掌调护、侍从、规谏太子。源于西汉初,据《汉书》记载,汉高祖欲易太子,吕后用张良计,迎商山四皓为太子宾客,高祖乃罢。文帝时为太子立思贤苑以招宾客,武帝亦为太子立博望苑使通宾客。至晋,惠帝选卫庭、司马略等五人与太子经常往来,称为太子宾客,但都无正式官职而称之,只为东宫宾客。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以于志宁等为太子宾客,正式定为职官,置四人,为正三品官。《旧唐书?职官志三》:“太子宾客四员,掌侍从、规谏,赞相礼仪。”此后,宋、元、明沿例设置,多以他官充任。明太子宾客与三师、三少皆为东宫大臣。(参见《通典?职官十二》、《续通典?职官十二》)。 太子属官。汉高祖(刘邦)欲易太子,吕后用张良计,迎商山四皓以定太子。高帝时,有4人 (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角里先生)年老,以上慢侮,逃匿山中,义不为汉臣,谓之四皓。高帝不能致。及将废太子,太子迎4人至,侍从太子。太子由是不废。宾客之名始于此。至武帝,又为太子立博望苑,使通宾客。后晋惠帝 (司马衷) 诏曰: “啭幼蒙,今出止东宫,虽赖师傅群贤之训,其游处左右,宜得正人,能相长益者” ( 《通典》卷三十 《职官》 十二)。选卫?五人与太子往来,太保卫?息庭,司空陇西王泰息略,太子太傅杨济息毖,太子少师裴楷息宪,太子少傅华?息恒,各道义之门,有不肃之训。其令5人更往来与太子习数,备宾友也。其实虽非官,而谓之东宫宾客,皆选文义之士,以侍储皇。唐代官制化。大唐显庆元年 (656年) 正月,以左仆射兼太子少师于志宁,侍中韩瑗、中书令来济、礼部尚书许敬宗并为太子宾客,正式定为官员,掌调护、侍从、规谏。凡太子有宾客之事,则为上齿,盖取象於四皓。宋、元、明沿例设置,多以他官兼任。明太子宾客与三师、三少,皆为东宫大臣。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