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太平天国地方官制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太平天国地方官制分类:【传统文化】 太平天国政权地方和基层的职官制度。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在所控地区,废除清政府道、州、厅等机构,建立自己的地方政权组织,以总制、监军、军帅、旅帅、卒长、两司马为守土官,即地方官。其地方行政采取省、郡、县三级制,县以下为基层政权。省最高负责人大多由中央派丞相、检点、指挥等朝内官充任或兼管。郡最高负责为总制,具体称某省某郡总制。总制主要职责管辖所属各县监军、乡官,对所辖区域一切民政掌有决定权。县设监军,负责领导乡官,办理全县政务。一切民政由军帅议定,呈报监军转呈总制裁定。天京事变后,地方职官有所变化,省还设佐将、文将帅、巡察史等官职,郡、县又设佐将、又将帅、护军、大佐将等官职,主理当地民政。基层政权依据乡官制设立。乡官按《天朝田亩制度》的规定,仿照太平军军制组成。五家设一伍长,二十五家设一两司马,百家设一百长(又称“卒长”),五百家设一旅长(即旅帅),二千五百家立一师帅,一万二千五百家立一军帅。军帅辖5师帅,师帅辖5旅帅,旅帅辖5卒长,卒长辖4两司马,两司马辖5伍长,1伍长管5家。太平天国乡官以军为单位,各县设军多少,根据县的具体情况而定,每军设军帅1人,师帅5人,旅帅25人,卒长125人,两司马500人,伍长2500人,合计3156人。师帅、旅帅番号各以前后左右中编号,卒长以前后左右中一二三四五编号,两司马以东西南北编号,军帅以前后左右中一二三四五编号。乡官的产生,大体上采取选举、保荐、委派3种方式,依地区而异。乡官职权:①分配土地;②管理国库收支;③安顿鳏寡孤独废疾者的生活;④督促农业生产,经办乡村建筑工程;⑤办理宣传教育,主持宗教仪式;⑥保举人材,保升或奏贬所属乡官;⑦处理诉讼案件;⑧统率乡兵维持本地治安,或协同太平军主力作战。乡官制的建立,对于打击清封建统治势力,支援革命战争,维持地方秩序,保护劳动人民,巩固革命政权,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