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奇异的立棺葬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奇异的立棺葬分类:【风俗文化】 蒙古族人实行土葬是定居以后出现的葬式。土葬时所用棺椁有两种,一种是卧棺,一种是立棺,立棺也称坐棺。因人死后将尸体坐立于棺中而得名。坐棺由棺座、棺身、棺顶三个部分组成。棺座为扁方形,长60厘米,宽70厘米,高30厘米;棺身为立体长方形,长60厘米,宽40厘米,高70厘米;棺顶为庙檐式盖,高30厘米,檐宽40厘米。这三部分组合在一起,即成为坐棺。通高130厘米。入殓时,将亡人双腿盘坐在棺座中,身躯直立于棺身,头部则在棺顶,形成一个盘腿坐式。然后用一根直径约4厘米的圆木棒,外缠白布,支撑下颌处,以免头部下倾。由于用木料的厚度不一,所以坐棺的尺码大小也不完全一致。坐棺外部形状像一座小庙,还要彩绘各种图案。棺顶绘青瓦,棺身画朱红大门,两侧配以各种云纹,棺座绘日月星辰,山水花草,看上去显得十分庄肃。盛坐棺者有三种人,一是较有名望的喇嘛,二是虔诚的佛教徒,三是在家中静修的女姑。葬时将坐棺半卧于地下,上埋土,地上留土冢。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