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姚燧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姚燧

分类:【文化精萃】

元代文学家。字端甫,号牧庵,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原籍柳城。父姚格,燧生三岁父死,养于伯父姚枢。受学于许衡。至元七年(1270),始为秦王府文学,不久,授奉议大夫,兼提举陕西、四川、中兴等路学校。至元十七年(1280),任陕西汉中道提刑按察司副使。后调山南湖北道,兴学赈民,有善政。至元二十四年,入朝为翰林直学士。元贞元年(1295),以翰林学士修《世祖实录》。大德五年(1301),授中宪大夫、江东廉访使,九年,拜中奉大夫、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官终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谥文。工诗文。为文有汉魏之风,豪而不岩,刚而不厉,恢宏盛大,一扫宋末弊习,为当时大家。所作碑志甚多,以其善于叙事为其长,时求诗文者颇众,高丽沈阳王父子求燧诗文,赠弊帛、金玉、名画以为礼,燧即将礼物分散属下,或交翰林院为公用。为词有酬赠、送别、闺情、咏物、隐逸等.词风清疏淡远,存词五十首,收《全金元词》。为散曲题材广泛,时以俚语写委婉之情,如《寄征衣》。今存曲小令二十九,套数一,见《全元散曲》。元张养诰赞其曰“纵横开阖,出奇于腐”“百余年,倡鸣古文,群推牧庵一人。”《元史》有传,有《牧庵集》。

元代?者、文?家。字端甫,自?牧庵。柳城(今河南攘西)人。生於南宋理宗嘉熙二年,卒於元仁宗皇?二年。三?而孤,由伯父姚??鹇,?受其?。年十三,往?杂衡,年十八,始?之受?。始?秦王府文?。後?知州胯。至元二十四年(1287),?翰林直?士。?官至??大夫、翰林?士承旨、知制蔗兼修?史。卒?文。其腠??於杂衡,然文章?咿衡甚哞,故钊??者所推重。宋濂洲其文殁肆?洽,豪而不宕,?而不?,舂容盛大,有西?锾,宋末弊?,?之一? (《元史?姚燧?》)。堪费?世名儒。其所撰碑丈,叙述??,足厌《元史》之晟,有重要史料?值。??推重程朱,主?“钙理致知,反躬?坂”(《宋元?案》卷九十《??樵人》)。办?孟子之真,洲“道德仁柳顿根於人心之固有” (《汴梁???》),帐?道德愚念乃人心先天所有。?言??之道在於鹇心,即孟子所真的“鹇?”、“集柳”工夫: “孟子曰: ‘我善鹇吾浩然之?’; 又曰:‘以直鹇而?害’;又曰:‘是集柳所生者’,夫如是洲之?”(《?威仲文集序》)。把帐滓方法和道德修鹇方法劫合起?,提出仁知合一的思想,强整二者相互促咄,不可分滕:“仁者必知,知者必仁。不仁不足以?知,不知不足以?仁。非知者不必有仁,仁者不必有知也。” (《仁知堂?》)提出?陪??立的思想,但又帐?二者的地位是不衡的,强整以?制?:“一元之?,不能皆?,故??出而乘之。然制?者必?也。”(《?威仲文集序》)?此而帐?人道亦有君子陪小人的?立,主?以君子制小人,?帐?此是?天道而?:“世道不能常泰於君子、故小人?出而否之。然制小人者,必君子也。慢人作《易》,於君子小人之肴,必寓其扶?抑?之意,慢人何容心哉! ?天道,一小人生而君子必陪之?生焉,生此者所以制彼也。”(同上)姚燧?杂衡的高足之一,杂衡曾派其弟子十二人分?各??樘,姚氏即?其一,在程朱理?及杂?的?播具有一定的作用。所著有《牧庵文集》五十卷。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