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安乐坊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安乐坊分类:【传统文化】 北宋时期济养贫病患者的官办慈善机构。咸平初,朝廷应王禹?之请,诏各路设置“病囚院”,专门收治和隔离有重病的囚犯。大中祥符二年(1009),初置“养病院”,性质不详,或已开始收治一些贫民中的重症患者。熙宁六年(1073),文彦博在洛阳设立一处“药寮”,救治道路往来有重病之流民。三年后,越州(治今浙江绍兴)“大疫”,官府设置“病坊”,收治贫病无家可归者,应为救灾而临时所设。元钓四年(1089),杭州“饥疫并作”,贫民的饥、病问题严重,苏轼以官府名义集资募捐,设立“安乐坊”,作为地方专门济养贫病患者的机构。苏轼离任后,该机构依旧经营,苏轼等人也时有捐助。安乐坊用捐助资金置办田产,岁收租米千斛,以济养贫病者,遂为一常设慈善机构。杭州安乐坊一直延续到北宋后期,崇宁年间改为“安济坊”。参见“安济坊”。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