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宋代手工业技术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宋代手工业技术

分类:【传统文化】

宋代继承和发展了前代的科技成就,并将其广泛运用于手工业生产;官府较前代更重视科学技术,常予各种新发明以奖励;而社会生活亦对手工业产品提出更高的数量和质量要求。这些主客观因素使采矿、冶金、金属器皿、铸币、琉璃、制盐、伐木、造船、建筑、机械制造、造纸、印刷、文具、纺织、榨糖、榨油、粮食加工、陶瓷、漆器、焙茶、合香、灯烛等手工业技术皆有程度不等的发展,出现全面提高的景象。

宋代手工业技术的进步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完善了唐、五代及以前已有的工具、机械和工艺技术。如治金术的化铁炉已从固定式变为移动式,胆水化铜法大规模用于制铜业,灌钢技术进一步成熟。纺织提花机经汉唐的长期发展至宋已趋于定型化。造船业广泛应用水密隔舱技术,并出现过水眼。造纸方面,始于唐代的竹纸、蜀笺,至宋更臻于精善,数量质量皆有提高。雕版印刷普遍应用,空前兴盛,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出土于河北巨鹿宋墓的印板显示出其刻工之精良和图文之清晰。又因其纸优墨妙,装潢精美,宋版书遂成为后世赞叹不已的佳品。成分火药亦有发展,至少出现分别使用于毒药烟球、蒺藜火球、火炮的三种新配方。丝织发展成为刻丝,宋锦技术更趋成熟。熬糖色味已远逾西域,并创制出糖霜(冰糖)。其二,许多手工业部门出现创造性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品种。如矿藏开采,能深入地下采矿数十百种,并在控制各种瓦斯方面取得丰富经验,这些成就对近代大规模采掘事业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冶金熔炉创用木扇木箱鼓风,并出现以密封铁锅炼汞,以吹灰法炼银,以煅砒粉法炼白铜,及用冷锻法制取表面细致光滑而强度性能高的钢铁等工艺技术。制造船舶开始使用船坞、船模、船样等新工艺,有些船只还在船壳与船头安装铁甲,以转轴起倒船桅。机械制造方面,制成三十二锭水转大纺车及其他以水为动力的机械。此外还发明了原理与近现代铅字排印法基本相同的活字印刷术,及以其薄如纸的小木片蘸硫黄制成的火柴。其三,手工业产品大型化。如造纸业以炉焙纸,生产出5丈大纸。船舶载重量常达数千斛,甚至出现长40余丈,深9丈,阔7.5丈,巍如山岳的巨舟。内河航船虽不及海船,但漕船可载万石,车船亦达二三十丈。所造天文仪器“水运仪象台”高达36尺余,宽达21尺。其四,分工较前代更细密。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当时一个手工业部门的连续工序常分离出来,形成新的手工业部门。如丝织工业的缫丝、络丝与机织即相互分离。而纺织业中,又派生出雕造花缬、裁缝等独立技术。以同一原料制造产品的部门,亦常分离成许多独立的生产部门。如铁制品作坊分化为单独制造钢刀、剪刀、缝针等产品的作坊。一些综合型作坊,其内部分工亦颇细密。如文思院下分32作,有打作、棱作、忪作、镀金作、作、钉子作、玉作、玳瑁作、银泥作等。官营土木工程分为泥作、赤白作、桐油作、石作、瓦作、竹作、砖作、井作。南北作有51种分工,如猛火油作、火药作、金火作、青窑作、大小木作、大小炉布作、麻作、窑子作等。制瓷业有土工、坯工、匣工、釉工、烧窑工、杂工之分。采掘冶炼分工有井下工、洗矿选矿工、冶炼工、制作工等。其五,产品制作开始从感性的经验模仿向理性设计发展,故重视各种图纸。建筑有仰视平面、横断面、局部构件组合、部件、构件构造、彩画、雕饰、施工仪器等图纸。此外机械制造、造船等亦皆有图纸。其六,手工技术广泛传播。如采矿冶炼,越过湘江,向西南地区发展。棉纺织越过南岭,向闽浙发展。然因各地地理环境、农业生产水平等条件不同,宋代手工业技术发展并不平衡。如造船技术多发达于有水有木之处,煤、铁的开采技术北方胜于南方,有色金属则南方胜于北方。大体而言,其发展与农业水平一致,北不如南,西不如东,而东南地区尤为发达。其不平衡还表现在部门之间,时铜铁冶铸、丝麻纺织、造纸、军工、造船、制瓷、焙茶等,远较其他部门突出。

宋代手工业技术的发展对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颇大促进作用。如张潜总结胆水化铜技术,用于生产,极大降低炼铜成本,为铸钱、造器等提供了大量原料。竹筒井推广后,盐产大为增加。水运仪象台等仪器的制成促进了天文历法学的发展。冶金、农产品加工技术的进步,有益于对化学、生物学的认识。文具制作和印刷技术的进步,则对普及教育,传播科技知识,提高人们文化水准等,皆有一定作用。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0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