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宜兴紫砂器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宜兴紫砂器分类:【传统文化】 江苏南部的宜兴是我国著名的陶都,这里生产的陶器以紫砂器为最有名。紫砂器是用一种质地细腻、含铁量高的特殊陶土制成的无釉细陶器,呈赤褐、淡黄或紫黑等色。紫砂器创始于宋代,至明代中期开始盛行。明正德、嘉靖年间的龚春,把紫砂器推进到一个新的境界,他是最早的著名民间紫砂艺人。相传龚春本名“供春”,从小随金砂寺内一位好制陶器的和尚学艺,其作品“栗色?,如古金铁,敦庞周正”,造形极美,从此供春壶名声大噪,为明代人士所推崇。至万历年间,紫砂陶器已是百品竞新,名匠辈出。《阳羡茗壶录》一书中说:“近百年中,壶黜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兴陶。”李渔说:“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在紫砂器中,最受称颂的是紫砂茶壶。前人总结紫砂壶有七大优点:(1)用以泡茶不失原味;(2)壶经久用,即使空壶以沸水注入也有茶味;(3)茶不易霉馊变质;(4)耐热性能好,冬天沸水注入,无冷炸之虞,又可文火炖烧;(5)传热较慢,使用提携不烫手;(6)壶经久用,反而光泽更加美观;(7)紫砂泥质多变,耐人寻味。万历年间,除紫砂壶外,用紫砂制作雕塑和其他工艺品等也很有成就。其民间巧匠的工艺品,在清初已极为珍贵,后代仿制的很多,因此有些流传的明代紫砂器很难断定其真伪。 经现代手段分析测定,紫砂器所用粘土都属于高岭―石英―云母类型,其特点是含铁量比较高,其烧制温度在1100~1200℃之间。紫砂器的显微结构中,存在着大量的团聚体,大部分是由石英、赤铁矿、云母等多种矿物构成。少量的团聚体则仅由高岭石等单一矿物所构成。紫砂器的气孔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团聚体内部的气孔,属闭口气孔,另一种是包裹在团聚体周围的气孔群,大部分属于开口气孔。在烧成时,其团聚体产生较大收缩,从而在四周产生一层断断续续的气孔群。紫砂器的良好透气性,跟这种特殊的显微结构有关。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