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客家文化旅游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客家文化旅游

分类:【传统文化】

客家人是历代由中原一带南迁的汉人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带形成的一个在语言、文化、风俗、民情诸方面都有明显特征的、相对独立的特殊民系。“客家”一名最初见于明末清初广东省的一些地方志著作中。明末清初,由于多方面的社会原因,广东省嘉应州(今广东省梅县市)属县的一些居民开始向广东中部地区迁徙,这些移民被当地土著称为“客家”。随着移民数量的增多和土客矛盾的尖锐化,他们自发地组成了一层层的客“约”(“约”是一种组织名称),以便联络和团结互助,并逐渐形成“客家”的自我意识;“客家”这一概念的内涵也由专指移民而渐渐地兼指嘉应州一带迁出地的居民。到了清代前期,这股移民浪潮越来越大,向东波及福建、浙江;向北波及江西西部、北部;向西波及湖南、广西,乃至到达四川;向南扩展到广东省大部、整个东南沿海,后来又向台湾、海南岛,并远涉到东南亚各国。如今,客家人已成为世界上分布最广、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据了解,在国内约有4000多万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四川、广西、台湾、香港、澳门等省、地区;在国外,约有700万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泰国等地,占海外侨胞人口总数的1/3。客家人的先民,大都是中原汉人,居住在汝水之东、颍水之西、淮水之北、北达黄河以至上党一带。在西晋末年永嘉年间五胡乱华、唐朝末年黄巢起义以及宋室南迁、南宋灭亡等几次中原汉人大规模南迁中逐步迁徙而来。在颠沛流离的辗转迁徙和筚路蓝缕的艰苦创业过程中,他们备尝苦辛。客家人继承了汉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形成了勤劳勇敢、刻苦俭朴、顽强刚毅、崇尚气节、勇于开拓、好学进取、团结互助、清洁好客的特有气质。以客家妇女为例,她们不仅要和男子一道下田耕耘,还要操持整个家务,砍柴、种菜、饲养禽畜、绩麻、缝补、上事老人、下哺幼儿都是妇女一肩挑。所以即使是在旧社会,客家妇女也是宽胸大脚,早作晚息,以勤劳俭朴著称于世的。客家人敬祖念宗,不忘本源,重视家族关系和编修族谱等传统风尚。所以,他们不论迁徙到哪里,都会思恋故土,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爱国热情。每当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最尖锐的时刻,客家人总是毅然站在斗争的最前列,进行英勇顽强、前赴后继的斗争,涌现出像洪秀全、李秀成、孙中山、廖仲恺、叶剑英等一代一代难以数计的英雄人物。客家人以艰苦卓绝的创业的精神,对闽粤赣交界地区的开发、对华南地区的开发、对东南亚及其他侨居地的开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涌现出像黄遵宪、丁日昌、叶挺、郭沫若、巴金这样的知名人士以及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缅甸总理吴奈温、奎西那总理张西瑟、千里达总理何才、兰芳共和国开国元勋罗芳伯等许多杰出人物和无数其他的政治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和企业家。客家人说的客家方言,又被称为“话”、“新民话”、“麻格话”等,是汉语的重要方言之一。在语音上,客家方言以古全浊声母不论平仄今读送气清音(如“铺、蒲、普、部、簿、步”)的声母同读[p‘],“滔、桃、讨、道、套、盗”的声母同读[t‘]以及古全浊、次浊上声常用字(如“淡、动、弟、在、冷、懒、软、暖)读阴平为区别性特征;客家方言称“我”为“涯”,称“吃”为“食”、称“是”为“系”、称“不”为“唔”,称“藏”为“?”,称“交媾”为“”,还保留了较多的古汉语单音节词;在语法上,客家方言称“你先走”为“你行前”、称“再吃一碗”为“食一碗添”、称“多穿一点儿”为“着多滴子”、称“我说不过你”为“话你唔赢”,称“我比你大两岁”为“大你两岁”、称“给我一本书”为“拿本书”等,保留着较古老的语序。客家人有“宁卖祖宗岭,不卖祖宗声”的传统,所以语言流传不辍。客家人迁徙到什么地方,客家话也就被带到那里。客家人的传统民居主要有土楼、殿堂式围屋、围龙屋、“四点金”、五凤楼、走马楼等,又以或方或园的土楼最具特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史蒂汶斯?安德烈称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今福建西南、江西南部、广东东北部都还有清代土楼,以福建省永定县湖坑乡的园形“承启楼”和高陂乡的方形“遗经楼”为最大。各类民居多为土夯结构,坚固、封闭、安全,适于合族聚居。其建筑十分注意中轴线对称,突出厅堂的地位,因为厅堂是祭祀祖先、婚丧喜庆及其他大型活动的场所。整个建筑主次分明,和谐统一,体现了“长幼有序”、“和睦共处”的传统家族观念。客家人在饮食上以大米干饭为主食,平时省吃俭用,逢年过节,则要宰猪杀鸡、合家团聚迎新春。他们爱制腊货,用米为主料制成各色果品,并用家酿米酒款待客人。客家菜谱虽也不外鸡鸭肉鱼,但扣肉、肉丸、鱼丸、白斩鸡、盐?鸡、炒仔鸭、八大块(炸鱼)又为客家人最喜欢、最常见的佳肴。客家人一般爱吃狗肉,尤喜烹乳狗(幼狗)。客家人的信仰是综合性的,道佛兼崇,还敬仰儒学,礼拜诸保护神。客家人的嫁娶丧葬习俗与古代中原汉族的礼仪大同小异,但也不乏迷信陋习,例如信奉巫觋、讲究风水、行动要拣吉日良辰等。客家人的捡金(将骸骨收集起来、装入陶罐之中为“捡金”)改葬之俗,早就被人指为陋俗。客家人爱唱山歌,田头耕作,山间樵薪,不论男女,均有唱山歌的习惯,其歌词或代代口传,或即兴编成,其曲调则各乡有别。一般都有唱有和,颇富情意。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5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