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宫府制度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宫府制度

分类:【传统文化】

东汉形成的以宫廷办事机构为中枢和秦汉形成以相府机构为中枢的政治制度,通称宫府制度。秦汉丞相职高权重。《汉书?百官公卿表》说:“掌丞天子,助理万机。”丞相开府议事,统领百官,是国家最高行政机构的首脑。汉武帝为抑制相权,在宫中组织以近侍为主体的办事机构,形成中朝官系统,丞相权力渐归中朝尚书,丞相地位下降。《汉书?公孙宏传》说:“自蔡至庆,丞相府客馆丘虚而已,至贺、屈时,坏以为马厩、车库、奴婢室矣。”但仍属非制度化的行为。东汉政归台阁。《通典》卷二二说:“后汉,众务悉归尚书,三公但受成事而已。”从制度上确立了宫中尚书台为中枢机构。然而,终东汉之世,宫中尚书台的中枢地位与外朝相府名义上的中枢机构仍旧并存,其界限亦不清,因此宫中、府中的矛盾日益尖锐。到三国蜀汉时,宫府间的牵制和矛盾冲突也未解决。诸葛亮任丞相时,为调和宫府矛盾,于建兴三年(225年)在《出师表》中提出“宫中府中俱为一体”的想法,试图将宫府混为一体,协同处理事务。但是,随着君主专制政体的日益完备,魏晋南北朝的宫中尚书台机构完全独立,成为国家中枢机构,取代了相府为中枢机构的地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0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