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宫廷歌舞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宫廷歌舞分类:【中国民俗】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音乐舞蹈就是燕国宫廷内重要的娱乐手段,《拾遗记》载,燕昭王时有“善舞者”两人,她们能歌善舞,歌声悦耳。燕昭王“乃使女伶代唱其曲”,曲声“清响流韵,虽飘梁动木,未足嘉也”。证明燕国已有宫廷歌舞,还有专门从事歌舞的女伶。宫廷如此,民间亦如是。高渐离是燕国著名音乐家,善击筑,常与好友荆轲饮酒于燕市中,“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史记?刺客列传》)。尔后,荆轲西去刺秦王,高渐离在易水岸边击筑送行,荆轲高歌一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证明音乐确实是表达感情的重要形式。 西汉时,歌舞也是重要的娱乐方式,乐人、舞人已成器物装饰用的纹饰。比如顺义临河汉墓中出土有一盏彩绘陶灯,喇叭形灯座上贴塑有双人吹乐俑、长袖舞俑、打击乐俑,造型生动。元凤元年(前80年),燕王刘旦谋反的事情败露后,心中惶恐不安,乃置酒万载宫,召宾客群臣妃妾坐饮,自歌曰:“归空城兮,狗不吠,鸡不鸣,横术何广广兮,固知国中之无人!”其宠妾华容夫人则起舞,歌云:“发纷纷兮?渠,骨籍籍兮亡居。母求死子兮,妻求死夫。裴回两渠间兮,君子独安居!”王及王妃以载歌载舞的方式表示心中的忧虑,说明音乐舞蹈在燕蓟宫中比较普遍。 西汉玉舞人 西晋华芳墓出土有银铃一件,上有八个乐人正全神贯注地吹奏笛、排箫、喇叭等各种乐器,这是研究晋代北京音乐史难得的资料。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